“月入2.5万元的瓦工”,您愿意做吗?近来,“月薪五千包吃住招瓦工学徒,出师后月收入2.5万元”的帖子在网上颇火。据报道,尽管装修工人收入已赶超白领,却还是不容易招到人。
一段时间以来,蓝领工人异常抢手的新闻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各家企业就提前进职校“抢人”;这边还没下户那边呼唤上岗,月嫂育儿嫂、瓦工水电工常常连轴转,“靠谱的”“手艺好的”更是供不应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但技能劳动者的求职倍率长期超过1.5,即每150个岗位只有100名求职者。“本科生满地跑,技术工无处找”,人力市场的供需变化,带动技工群体的薪水持续上扬。
收入一直涨,人却不好招。就现阶段而言,社会上选择从事蓝领工作的纠结心态依然存在。一方面传统偏见未除,不少人还是认为这些职业“不体面”,职业获得感、价值感整体偏低。另一方面上升通道狭窄、权益保障不足,相当一部分工种强度大、风险高、不稳定。更直接的原因是,蓝领拿高薪的门槛其实并不低,纯粹体力劳动的“普蓝”与经验技能型的“深蓝”、高级专业水平的“锐蓝”,收入差距很大。而习得技能、磨砺经验,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有没有成体系贯通式的培养路径,能不能坚持过枯燥的“学徒期”,都需要打个问号。
这些年,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优化技工成长成才环境。从职业教育、就业公平、表彰认定等方方面面,给予了不少看得见的“鼓励”。如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就业、考研、考公等效力一样;再如,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让快递员、育儿嫂等也能像医生、工程师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以更多可具操作性的措施,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不断推动人才融合发展。而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将在潜移默化间带动社会观念更新升级。
劳动无贵贱,行行出状元。放眼世界,但凡工业强国,技术工人的收入皆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中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也势必会让技工们荷包有钱、脸上有光、心里有底。跳出偏见、选对赛道,也会成就更多人的海阔天空。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田闻之
编辑 汤华臻
流程编辑 马晓双
网友看法
1、网友勇敢的清泉t:干完钱不好拿,干个球,还不如上班,按时按点发工资
2、网友幸福杰丝0q:工资能按时发吗?我就是干工程的。。我也是略懂一些这里边的道道
3、网友一步九回头:你给开2.5W每个月啊,
4、网友那些年虚度年华:劳动强度大为啥不说,需要熟练工,有经验3~5年的,都不愿招新手那经验哪来?
5、网友时大漂亮:为什么不说10万一个月?我做这个二十多年了实到也是大几千,一个月最多十几天活左右
6、网友用户4702988698623:技术工连坐地铁都遭嫌弃,还要遭受心里压力
7、网友烟岚云岫乐其中:以前不少企业都有专业技校培养技工,并且在企业中日积月累成为技师和高级技师,并非高考一条道,适合不同家庭情况的需求,同时也为世界工厂/智能工厂奠定了基础,后期浮夸思潮伤害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在是拨乱反正,需要恢复和完善,国际形势也印证了,不是吗?
8、网友85年的苦逼男:那个雇主说25000招瓦工?从来没见过,劳务市场的瓦工不知道吗?
9、网友老傅略懂:所谓恶意讨薪的大都是从事建筑的瓦工
10、网友七零后泥瓦工:这是谁普及的知识,瓦工在这里严重抗议!
11、网友忆往昔James:国内有2.5月薪的瓦工?
12、网友元气春风JaQ:这是趋势,随着一代一代工人老化,年轻的又对高强度,高粉尘,高空危险的岗位不敢兴趣不愿做,变的稀缺性工资自然就上去了
13、网友东方阳光007:的确有这样的收入,而且这类人不少,我家佣人的老公就是干这个,是辛苦钱和手艺活。但不是天天有活干,有波动的,要看行情,如果是行情好的话,平均20万以上一年是起步价,不过去年比较一般,据说做不到20万了。
14、网友一笑4731:那是要命,不是要人
15、网友30272331259:真的吗?我只要月入20000元就可以
16、网友意志仍在:宁愿自己做老板 谁给别人打工?
17、网友玩哈嗨:不买保险有生命健康风险拖欠工资,给5万都没人去,因为没信用
18、网友我爱蓝色宝贝:这个很正常了,在我们广西贺州市这样的八线小城市,瓦工工价也是很高的
19、网友外禅内定:学历放水的副作用
20、网友左岸人生3:你知道有多累!时间有多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