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9月05日 12时06分43秒发现,经济学家:中国是非洲重要商业伙伴热点,编者按: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论坛成立24年来,中非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边贸易额增长近26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本届峰会上,中非双方将确立新时代中非关系新定位,共商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具体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非再谱合作新篇。《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系列策划,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农业、数字经济等合作领域,采访中非学者、国际机构代表,展望新时代中非合作前景。
“中国企业的投资覆盖了从制造业到农业的广阔领域,为非洲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两个地区都在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格局的复杂影响,双方持续的合作对于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从宏观角度看,不可否认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商业伙伴,没有之一。”近日,标银投资咨询首席经济学家倪杰瑞(Jeremy Steven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双方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是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对此,倪杰瑞表示,中非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揭开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篇章,给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许多非洲城市与十年前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中非经贸合作也需要与时俱进。“至关重要的是,非洲国家必须找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和多元化。”他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巩固迄今为止取得的合作成果并推动中非关系进入“新时代”。
倪杰瑞。资料图
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商业伙伴
《21世纪》:对于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何期待?怎么评价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发挥的作用?
倪杰瑞:我们很高兴参加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非合作的成果遍布非洲大陆,未来还将结出更多硕果。非洲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历史悠久、商业关系深厚强劲,这得益于强大的多边机构和不断发展的商业联系。而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私营部门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的投资覆盖了从制造业到农业的广阔领域,为非洲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两个地区都在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格局的复杂影响,双方持续的合作对于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从宏观角度看,不可否认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商业伙伴,没有之一。
中非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揭开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篇章,给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许多非洲城市与十年前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非经贸合作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此背景下,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提供了一个重新调整的机会,双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阐明其优先事项并共同制定落实方案的具体指标,以巩固迄今为止取得的合作成果并推动中非关系进入“新时代”。同样重要的是,非洲国家必须协调其立场和项目,以支持区域互联互通,并为中国制造商创造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市场经济。
至关重要的是,非洲国家必须找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和多元化。因此,寻找支持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政策举措对于非洲扩大增长尤为重要。为此,非洲有责任更好地制定政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有利环境,因为非洲国家正在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竞争。尽管非洲国家对中国投资相对开放,但非洲的商业环境仍然充满挑战。非洲政策制定者必须创造激励措施,吸引私营企业融入当地价值链,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将给非洲带来红利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中非经济合作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倪杰瑞:新发展阶段意味着,许多中国企业一直在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产能和竞争优势,它们将需要更大程度地对外开放。这一趋势对于中国内地与“旧增长模式”相关的公司尤其明显,如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公司、重型机械和汽车制造商。
我们知道,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将是非洲人。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目前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非正规经济中,非洲经济体的经济复杂程度仍较低。这是非洲内部贸易微不足道的一个关键原因——尤其是成品生产不足,需要紧急的政策关注。目前,制造业每年不到2200亿美元——低于墨西哥或土耳其。南非和尼日利亚是地区强国,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制造业的一半,可以在许多领域充当平台和门户。
我们完全相信,非洲内部贸易(目前处于低位)将因非洲大陆自贸区而得到提振——特别是如果自贸区能触发某些市场改革,使经商变得更加容易,而更多的内部贸易可以成为非洲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动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可能是经济特区,它有助于实现非洲大陆快速规模化工业发展,而且往往侧重于制造业,且具备更好的基础设施。
就目前情况来看,非洲国家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进口的增加。事实上,中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有21个都在非洲。我们正在与中国客户洽谈在非洲建立生产基地,靠近他们的终端市场,因为预计未来十年非洲消费总支出将增加2万亿美元,是拉丁美洲的两倍。
非洲希望吸引来自中国顶尖企业的投资
《21世纪》:近年来,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呈现出哪些趋势性变化?背后有哪些影响因素?
倪杰瑞:确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业务转向非洲,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领域。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工资水平持续上涨以及制造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非洲国家将有能力吸引制造业投资,尤其是在中国产品销售强劲的地区。中非关系下一阶段必须聚焦以私营部门为主导的工业化、就业创造和技术转让,通过对制造业的投资支持非洲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非洲内部贸易的繁荣。非洲制造业的规模和增长对非洲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中国企业不仅积累了经验和专业知识,而且中国自身的近代历史也表明,中国政策制定者熟悉这一目标的性质及其相关政策。
此外,非洲良好的结构性驱动力和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也极具吸引力。与其他地区保护主义抬头不同的是,非洲反而加倍推进区域一体化,建立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以促进非洲内部贸易,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中国对此举表示热烈欢迎,因为中国领导人一贯主张开放和全球化,反对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但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非洲目前的制造业基础有限。
然而,中国有很多世界上最高效、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过去二十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优异,催生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凭借低成本结构、有吸引力的产品以及雄心勃勃的领导者,正在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其中的许多企业正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也是非洲伙伴关系至关重要的另一个领域。因此,非洲企业必须找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以吸引中国的制造产能向非洲转移。
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明显转向特定行业。中国将这些新的重点领域称为“新基础设施”,例如电信、金融科技和能源转型——这些领域与创新密切相关,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中国转向“小而美”项目的趋势是好的。此外,中国企业还参与了农业、大宗商品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的投资,反映了非洲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内部转型之间的交叉。
我们所关注的许多主题都是中国过去增长的引擎,这些力量在中国已经成熟:人口红利、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净出口等。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能力提升、中产阶层不断壮大、金融深化和技术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创新已使中国企业占据全球领导地位,许多企业在非洲看到了大量机遇。
中国企业仍然渴望扩大其在非洲的市场份额,并且可能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我们快速增长的市场附近,特别是在非洲大陆自贸协定势头强劲的情况下。当前,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面临挑战,并希望在非洲的电信和电子商务等关键领域扩大或巩固主导地位,从而扩大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制定全球标准的地位。
15%中非贸易用人民币进行,有望进一步提升
《21世纪》:请谈谈非洲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整体情况。哪些国家的贬值压力最大?疲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看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的前景?
倪杰瑞: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平衡正在出现,即世界事务的多元化,这有望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带来更多的制度灵活性、思想开放性和政策的细微差别。与此相关,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变化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实力强劲的中国企业的推动下,中国在改变现状、重塑全球贸易和投资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当然也体现在人民币的崛起上,其目的是增加人民币的使用、扩大人民币贸易的范围,并增加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金融交易计价和结算中的应用。这与许多人想象的打击美元关系并不大。
为此,中国正在逐步改革资本市场,扩大外资和金融公司的参与,扩大金融产品范围,提高金融服务公司的质量。虽然这些举措本身都不是革命性的,但每个举措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助力。随着中国寻求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吸引力,我们预计人民币金融将进一步改善。当然,进展将是并且必须是渐进的,但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时所说,中国致力于人民币国际化,并表示“打开的窗户不会再关闭”。
过去两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逐步获得全球认可。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客户(不仅是出口商,还有进口商)越来越习惯直接用人民币交易。到目前为止,中非贸易中约有15%是用人民币进行的。随着人民币周边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这一比例还会上升。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预计,每年人民币与非洲货币之间将直接发生越来越多的贸易和投资,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商业和外交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原因:首先,由于中国已经在非洲大陆取得了许多成功,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已显著上升;其次,中非高水平政治关系以及强有力的双边和多边机构的发展将支持这一进程,如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以及新开发银行;第三,中非密切的商业往来将创造更多对人民币账户的需求;第四,中非贸易量巨大,将推动人民币供需的快速增长;第五,国际化将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好的营运资本并改善风险管理实践,再加上各种激励措施,将支持贸易流动;最后,投资将通过更便宜的资金来源和更好的保护资本获得支持,这将为非洲项目带来更有利的条件。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与非洲相关的阅读
习主席同非洲朋友谈到这些关键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在即。中非双方将在这次峰会上确定中非关系新定位,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共同擘画中非关系发展新蓝图。从9月2日开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来华出席峰会的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举行了一系列密集的双边活动。...)
非洲水果走上中国消费者餐桌(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新鲜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8月27日上午10时,办完边检入境手续,一艘货轮靠泊在上海外高桥港区码头,货轮上有67.5吨来自南非的苹果和橙子。为了加快效率,让入境水果当天就能进入上海的果蔬市场,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外媒关注中国在非洲基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发展的基石,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是非洲国家的普遍期待和迫切愿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发展红利直接惠及非洲各国的千家万户。...)
中国制造与非洲好物“双向奔赴”(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机械设备,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大商区汇集了210多万种商品。丰富的商品品类和通达的物流体系,也让这里成了中国对非贸易的重要窗口。商贸城在助推中非经贸往来的背后有哪些“秘诀”,又有什么样的新探索?...)
中方回应非洲仅斯威士兰缺席中非论(9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斯威士兰是唯一一个没有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非洲国家。外交部如何看待中斯关系?斯威士兰加入中非大家庭的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毛宁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非洲商人的中国生意经(阿卜杜拉来自北非国家摩洛哥。2003年,他来到中国,一边学习中文,一边开办自己的布料公司。后来,他又将中国的丝绸和摩洛哥的文化相结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中国生活的20多年里,他不仅在事业上收获了成功,还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习近平同非洲朋友的故事(应习近平主席邀请,50多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于9月4日至6日齐聚北京,出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不仅是中国同非洲的一件盛事,也是“全球南方”和整个国际社会的一件盛事。...)
俄女教师被网上结识的非洲男友杀害(俄罗斯一名29岁的女教师在毛里求斯遭到男友杀害后,其遇害前的最后身影近日曝光。据悉,这名俄罗斯女子的男友是当地一名工程师,她度假时通过交友软件结识的。8月17日,该女子与男友外出观光后失踪,22日她被发现身中数刀陈尸一临时墓地。...)
媒体:非洲不能办一届奥运会吗(【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袁野】 巴黎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借着这股奥运之风,很多国家已经表示有意申办2036奥运会,其中包括德国、埃及、墨西哥、英国、波兰、匈牙利、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印尼、印度和韩国等。...)
智库:美站错队让中俄在非洲钻空子((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在非洲赢得朋友?”香港《南华早报》5月19日以此为题发文称,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美国失去了在非洲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大国地位,中国与俄罗斯在非洲的支持率则持续上升,受到更多非洲国家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