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7月31日 21时04分35秒发现,哈尼亚被暗杀 中东火药桶要升温?热点,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沐轩
据新华社报道,哈马斯7月31日发表声明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其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住所内遭以色列空袭身亡。据伊朗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凌晨2点左右,以色列的导弹击中了哈尼亚位于德黑兰北部的住所。
哈马斯在声明中表示:“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伟大的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以及全世界所有自由的人民,向我们的兄弟、领袖、烈士表示哀悼:我们的领袖穆贾希德·伊斯梅尔·哈尼亚在背信弃义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袭击中身亡”。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图源:社交媒体)
受此消息影响,市场担忧情绪快速升温,国际油价和金价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布油当天上涨1.63%至79.93美元/桶,美油上涨1.8%至76.07美元/桶;黄金转跌为涨,现货黄金价格短线拉伸0.2%,报2415.35美元/盎司,为一周内新高。
据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军方拒绝对有关哈尼亚遇刺事件发表评论。另据CNN报道,美国白宫一名发言人表示白宫方面已经看到了哈尼亚身亡的相关报道。不过,该发言人拒绝立即发表评论。
伊朗和哈马斯纷纷将矛头指向以色列。哈马斯高级官员祖赫里放出狠话称,该组织“准备付出任何代价”。
哈尼亚于2019年离开加沙,近年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卡塔尔和土耳其度过,他此次出现在德黑兰,本来是为了出席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就职典礼。典礼后,佩泽希齐扬还与哈尼亚举行了会面,却不想这是见到对方的最后一面。
哈尼亚(左)与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右)。(图源:社交媒体)
就哈尼亚遇袭事件,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表示,哈尼亚的遇难将加强伊朗与巴勒斯坦以及抵抗阵线之间深厚的、牢不可破的关系,当局正在调查这起袭击事件,哈尼亚的鲜血“绝不会白流”。
目前,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和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正召开会议,讨论伊朗对哈尼亚遇袭事件的反应。
第三位遇袭的哈马斯领导人
今年62岁的哈尼亚,与哈马斯的创始人亚辛,同样出生于加沙附近的一个难民营。
年轻时,哈尼亚曾是加沙城伊斯兰大学的一名学生活动家。1987年,哈马斯在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中成立,哈尼亚随即加入该组织,成为亚辛的门生。
1994年,他曾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亚辛是巴勒斯坦年轻人的榜样。自己从亚辛身上学到了为伊斯兰教牺牲,以及“不向暴君和专制者屈服”。
在哈马斯组织内,哈尼亚并不是一名活跃在前线的军事指挥官,他提出,哈马斯的抗争不应只是军事行动,还要组建政党,以应对更广泛的情况。
2006年,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议会选举,哈尼亚出任巴勒斯坦总理。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曾是巴勒斯坦总理。(图源:社交媒体)
但上任不到一年,哈马斯就与时任巴总统阿巴斯领导的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发生了冲突,阿巴斯随即宣布解除哈尼亚的总理职务。
政治上走不通,哈马斯唯有重拾武装斗争的路线。2007年6月,哈马斯通过武力手段从法塔赫手中夺取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2017年,哈尼亚当选为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不久后被美国列为“特殊恐怖分子”。
对于此次暗杀,卡塔尔大学教授哈桑·巴拉里表示,暗杀哈马斯的领导人一直是以色列的一项公开政策。
哈马斯的创始人亚辛,就在2004年被以色列暗杀。一个月后,他的继任者兰提西在加沙遭遇以色列直升机导弹袭击身亡。哈尼亚则是哈马斯第三位被以色列暗杀的最高领导人。
此前,在今年1月2日,哈马斯“二号人物”、政治局副主席阿鲁里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也遭到了以色列无人机杀害。
但针对高级领导人的暗杀并没有使哈马斯解体,反而使得民众对哈马斯的支持愈发高涨。
据路透社报道,约旦河西岸的拉马拉和纳布卢斯等城市已经举行大罢工,抗议哈尼亚遇刺事件。
巴以冲突还会再升级?
此前,巴以双方还在斡旋停火事宜,虽然未取得实质进展,但起码对话还在继续。
哈马斯在7月29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埃及和卡塔尔等斡旋方与以色列在罗马展开新一轮的加沙停火谈判后,哈马斯指责以色列不愿停火。哈马斯的声明中写道,“从调停人传递的信息可以明显看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采取拖延、逃避和借由设定新条件及要求来避免达成协议的策略”。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左)与伊朗前总统莱西(右)握手,两人在今年相继逝世。(图源:社交媒体)
长期以来,哈尼亚都被外界认为是哈马斯内部的温和派人物。
与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强硬派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不同,哈尼亚负责该组织的国际关系,并且是与埃及和卡塔尔等斡旋方积极谈判的主要对话者。
生前,哈尼亚曾积极推动巴以冲突停火谈判。
今年4月,当以色列的一次空袭造成哈尼亚的三名儿子和四名孙子死亡时,哈尼亚曾表示,在谈判期间和达成协议之前杀害他的孩子,也不能迫使哈马斯放弃其要求,这种威胁不会奏效。
卡塔尔大学教授哈桑·巴拉里认为,如今以色列在德黑兰暗杀哈尼亚的做法,向伊朗、哈马斯以及所有人发出了一个信息,即“以色列决心继续战争”。
就在哈尼亚遇刺前一天,以色列还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进行了针对性袭击,黎巴嫩真主党的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在袭击中丧生,此外还造成两名儿童死亡,74人受伤。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栋曾被以色列空袭过的建筑。(图源:社交媒体)
对于以色列的袭击,伊朗、哈马斯、真主党等势力势必会进行报复,进而让本已走上谈判桌的巴以冲突各方再次陷入混乱。
在今年早些时候,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后,伊朗于4月14日动用300多架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了以色列作为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近期也按耐不住,开始表态指责以色列。
此次事件发生后,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哈尼亚之死“再次表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无意实现和平”。此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曾威胁称,如果以色列再不停火,土耳其也有意军事介入巴以冲突。
据加沙卫生部统计,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已经至少造成39400人死亡,90996人受伤 。
网友看法
1、网友fjm9527:伊朗越来越怂了
2、网友幸福沙滩rP:犹太暗杀团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必将遭到历史的清算。
3、网友刘之涧:以色列暗杀了一个哈马斯,却种下了千万棵仇恨的种子。中东反以势力会更加团结,对以色列的复仇更加极端,猛烈。打倒以色列。
4、网友睁眼看世界:这让我想起了伊朗总统真的是简单的坠机死亡吗,自己国家都被间谍渗透成筛子了[捂脸]
5、网友雪儿咩:以色列不想停火,因目标沒达到,台前谈判是拖延时间,背后动作连连一步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
6、网友桃园:伊朗安保是有问题的,哈马斯也大意了!中东国家应该当机立断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否则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祈祷][祈祷]#中东#
7、网友猎人:一国之都,连防空都无力,何来报复?
8、网友评一评:以色列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9、网友东方红曰升空:https://m.toutiao.com/is/iMG4k9xy/?= 反常态,泽连斯基高谈和平,力请中国,实为救己一命 - 今日头条
10、网友家和致祥:转发了
11、网友极速水滴Iz: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仇恨越聚越多,越打越丑,这回以色列要倒大霉了,他死的人会成倍的增加,你杀他一个,他会杀你1100万,等着看吧
12、网友清新77765480:生于加沙难民营,惨死异国他乡!三代八口人已去!复仇之路太遥远!
13、网友闲来生钱:证明了两件事,伊朗的国安部门是吃干饭的,伊朗内部早就有内奸
14、网友跪下求看看我可怜女儿:求求路过的恩人不要划走好不好[流泪]宝贝说她情愿死去,看不得得我们受苦,听到着我心如刀割。我曾是战士,在汶川废墟下保护孩子被钢筋砸伤。如今为救女儿,只能跑美团挣钱。无数次幻想她康复,能卖的都卖了,负债 70 多万,只剩这身骨坚持。女儿是我的全部。给各位跪下嗑 300 个响头,求给宝贝活的希望,跪谢!娃儿说不在了就捐眼角膜,若我的血能换她健康,抽干也行!恳请大家给些温暖!yur
15、网友南宁6哥置业:活着都干不过人家,死了又能怎样
与中东相关的阅读
中东资本向东 山东制造向西(5月17日,山东环亚国际能源集散中心有限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亚洲区正式签署《合作框架意向协议》,旨在加强双方在液化天然气和石油业务领域的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内容,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亚洲区将投资70亿美元,以加强双方在液化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合作。...)
伊朗总统直升机事故如何影响中东战(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伊朗总统直升机“硬着陆”事件的影响。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乘坐直升机在大雾和风雨中“硬着陆”之后,立刻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伊朗官方媒体称,事发后直升飞机上有人与救援人员联系,因而正在全力搜救,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还有很大希望。...)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5日至7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约旦:不允许中东成为伊以冲突场所(当地时间4月19日,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萨法迪强调,需要减少中东地区局势升级的危险。他还重申,约旦不允许中东地区成为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冲突的场所,也不会允许伊朗和以色列任何一方侵犯约旦领空。...)
中东紧张局势引全球投资者担忧(一边是凉凉的降息预期,另一边又是重燃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本周全球风险资产终于开始出现了一波“认真”地抛售潮。...)
中东部新一轮大范围降雨来袭(今天开始,中东部将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降雨过程,过程将持续到后天,其间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及贵州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伊以互打 第六次中东战争会来吗(刚刚过去的周末,伊朗袭击以色列的消息引发了全球广泛关注。据以色列媒体和医疗部门消息,多个城市响起防空警报,并伴随着爆炸声。...)
马朝旭会见美外交官员 谈及中东问(来源:宽广太平洋4月15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同美方举行会谈。...)
伊以冲突升级将把中东引向何处(刘中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4日对以色列目标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长期以来,伊以矛盾尖锐,并在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更趋激化,但伊朗向以本土发动直接军事打击尚属首次,这显然是对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以色列空袭的报复。...)
专家谈中东局势是否会演变成核大战(当地时间4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并称此举是为了回应以色列此前的举动,包括袭击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处,造成军事人员死亡。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当地时间1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对以色列的袭击可以被视为已“结束”,警告美国不要卷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