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8月04日 13时01分33秒发现,邓亚萍曾谈国乒饭圈文化热点,以下文章来源: 体育晨语
你能想到吗?在奥运会决赛这样的现场,对阵双方都是中国选手,按理说,这个时候看球的观众应该可以好好安心的看球了。因为不管谁赢,都是中国人赢。然而,在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现场,对阵双方孙颖莎和陈梦却享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待遇。孙颖莎完全就像是在主场作战,相反陈梦应该会比较心寒,因为她似乎来到了一个完全的客场比赛。所以,这场比赛也让场边的外国记者很是不解,发出了灵魂提问:都是中国人,为何看台上观众却只支持孙颖莎,而不支持陈梦呢?
这场女单的对决,完全就是东京奥运会上女单决赛的重演。当时,孙颖莎与陈梦会师女单决赛。不过与现在不一样的是,当时的孙颖莎还只是队内的配角,主角为当时的一姐陈梦。在决赛中,年龄还小的孙颖莎以2:4不敌陈梦,陈梦则夺得东京奥运会金牌。
而如今,孙颖莎在这三年内已经快速成长起来,成为了世界第一,并且还是断层式领先的世界第一。反观陈梦,在东京奥运会确实经历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低迷,甚至连获得参加巴黎奥运会女单参赛资格,都是比较幸运才获得。而她与王曼昱之间的奥运女单资格之争,一度成为中国体坛的焦点。
不过,虽然双方在如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转变。但不变的仍然是最终的比分,在一场精彩的对决后,陈梦仍然笑到了最后,同样也是以4:2的比分,再次在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击败了队友孙颖莎,卫冕成功。而陈梦的再次奥运女单夺冠,也让她成为了国乒女单里面的第三人,前面两个卫冕成功的分别为两大魔王邓亚萍和张怡宁。
不得不说,这场对决足够精彩,因为这应该是世界乒坛实力最强的两大女单选手之间的比拼了。然而,这场比赛却给外界留下了不太好的形象。当然,不是来自场内,而是来自于场边的观众。在比赛中,你可以不用看比赛,只需要听欢呼声,就能知道当然是谁得分了。因为,在这场比赛的场边观众中,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支持孙颖莎。场边的观众席上传来的几乎都是“孙颖莎加油”的声音,偶尔有一两句“陈梦加油”,但很快就被淹没在喊“孙颖莎加油”声音里。
不知道情况的,还会以为陈梦是外国人。实际上,这是一场中国人之间的决赛对决,谁赢都是中国队赢。正是看到这样的不寻常一幕,一位场边的外国记者发出了灵魂提问:“为什么大家都支持孙颖莎,而不是支持陈梦呢?”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喊中国队加油很难吗?观众席吵死了,本来挺想孙颖莎大满贯的现在怜爱陈梦了。”
实际上,这样的行为真的很不妥。要知道,不管是孙颖莎还是陈梦,她们都是中国乒乓球的核心主力,在这样的比赛中,代表的都是中国队。所以,观众们完全没有必要捧一踩一。她们不管是谁赢谁输,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值得我们给她们送上掌声和祝福。
网友看法
1、网友执着的喜鹊oGT:造成呼声一边倒向孙颖莎的缘因还是和女队总教练马琳平时偏爱坦护陈梦多造成的,这与“道路不平众人踩”是一个道理!!否则也不会出现众人为奥运会王曼昱和陈梦参赛名额闹到国家体育总局拉几米长横幅和上美国时代广场屏幕。因马琳的不作为而丢人都丢到国外了 !这样的结果也不是运动员能对场边观众号召发起的,这就是民意!!!
2、网友热情湖泊RP:我就是喜欢孙颖莎,真性情!输赢都喜欢![赞]
3、网友babyhead:沉默的力量
4、网友说果累累:愿意支持谁支持谁,不要道德绑架
5、网友一路顺风六六六:因为是变态的一切
6、网友小陶说是:风气坏了,可能会毁了一个国家
7、网友河洛-沐叶:为两位乒坛美女共同加油
8、网友聪明的雪梨nNw:素质向题
9、网友laoteng:回去后该调查调查了
10、网友雷特男孩:因为他们不代表所有中国人
11、网友加州梦0303:转发了
12、网友马迅X:那肯定是一堆的商业广告都提前接好了让孙赢,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13、网友云中漫步144297088:我就奇怪了,各种媒体广告引导,有这么着急上位?陈梦这巴掌打的好
14、网友清风为我狂:最讨厌这种一边倒
15、网友疯狂股头:这些饭圈文化的流毒已经侵蚀到体育圈了
16、网友睬眯会儿:真没办法,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长呢[捂脸]
与文化相关的阅读
邓亚萍谈国乒饭圈文化(北京时间8月4日搜狐体育消息,在昨日的乒乓女单决赛中,中国队的孙颖莎的陈梦从各自的半区杀出重围在决赛中相遇,最终陈梦以4-2的成绩力顶压力取得冠军,孙颖莎获得亚军,然而现场观众的声音和反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后邓亚萍也在采访中提到了国乒队的“饭圈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别让饭圈文化侵蚀中国乒乓(陈梦(左)和孙颖莎拿着国旗向球迷致意。 图/新华社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在南巴黎竞技场结束,陈梦4比2战胜孙颖莎,继东京奥运会后再胜对手,卫冕女单金牌。赛后,陈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谢现场为双方运动员加油的观众朋友们。...)
媒体批绿营拿闽南语搞“文化台独”(最近,两则和闽南语相关的新闻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和警觉。先是台教育部门发布公告称,拟将“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紧接着赖清德在民进党“全代会”上打破此前历任党主席使用普通话的惯例,全程以闽南语致辞,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台湾主体性的国家认同”。...)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领略中国之美(一道中国红连接刺绣与花火一抹华夏黄秀出舞狮与汉服一诗一画皆是底蕴一舞一剑皆有气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代代传承中焕发起新的活力文化与自然遗产日(6月8日)一起领略这些美,来自中国!监制:王薇 赵净 策划:吴馨怡视频:吴馨怡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
跟随总书记足迹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2023年6月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2025-2026被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决定将2025-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多位文化名人前来悼念剧作家魏明伦(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今(28日)晨在成都去世,享年83岁。28日中午,红星新闻记者前往魏明伦家中,家中的客厅已设好灵堂,多位文化名人前来悼念魏明伦。魏明伦画像左右写着由他生前撰文,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文彬题写的字: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文博会绘就文化产业新图景(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越剧《梁祝》备受参展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