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中国300金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08-11 16:06 阅读了

中国300金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8月11日 16时00分55秒发现,中国300金热点,巴黎奥运会|300金长卷,铺就体育强国路

随着中国乒乓球女队强势斩获巴黎奥运会金牌,中国代表团夏季奥运会参赛史上第300枚金牌就此诞生。

8月10日,冠军中国队选手王曼昱、孙颖莎、陈梦(从左至右 )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1984年,许海峰洛杉矶奥运百步穿杨,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004年,张怡宁雅典奥运乒乓球女单折桂,为中国体育锁定夏奥第100金。

2012年,陈若琳征服伦敦奥运十米跳台,第200金随之落袋。

2024年,中国乒乓球女队不负众望,以奥运女团五连冠强势摘得第300金。

40年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中国运动员用激情和汗水登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这300枚金牌,记载了几代中国体育人拼搏的故事,也映射了中国体育40年的发展历程。

1984年7月29日,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摘得第23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他颁奖。官天一 摄(1996年6月18日发)

在1984年奥运会射击男子自选手枪慢射项目开始之前,夏奥会在88年历史中产生了2500多枚金牌,无一属于中国人。那年,许海峰为中国完成突破后,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在颁奖时对他说:“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块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而感到荣幸!”

40年后,作为乒乓球女团成员拿到第300金的孙颖莎感慨:“非常荣耀,感觉到的是祖国的强大。”

300金的背后,是竞技赛场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中国。

许海峰那枚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金牌,如今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也珍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1984年,15金;1988年,5金;1992年,16金;1996年,16金;2000年,28金;2004年,32金;2008年,48金;2012年,39金;2016年,26金;2021年,38金;2024年……

2004年8月22日,在雅典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怡宁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 摄

在这300金的历程中,有多少壮怀激烈的瞬间,又有多少艰辛坎坷的长路。百金得主张怡宁自是感叹万千:“要夺奥运冠军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要付出很多身体上、精神上的代价,要承受各种挫折和磨炼才能达到今天的成绩。每块奥运金牌,都来之不易!”

拿到200金的陈若琳说:“今天我可没有哭。比赛前我知道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200金,但是这对我没有压力,因为比赛还没有开始,就不能想金牌是我的,要一步步来,比赛中间的过程要做好。很荣幸,我能碰巧赶上第200金。”

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接连实现了在网球、游泳、花样游泳、艺术体操、拳击、自行车等项目上的历史突破。在这40年间,奥运舞台上的中国体育从偶露峥嵘到全面开花,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300金的背后,是日益强大、日益自信从容的中国。

2012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若琳在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摘得金牌。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后,27岁的许海峰曾在日记中写道:“这时我的心才算踏实了,我终于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2024年,同样是27岁,同样是射击运动员,刘宇坤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50米步枪三姿金牌。谈及感受,他说:“恰巧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恰巧举办了奥运会……不管是什么样的比赛,我要做的事情都是一致的。”

不止刘宇坤,如今,在奥运赛场,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信潇洒极易被察觉。

郑钦文赢得中国首枚网球女单金牌后说:“请勇敢地去做梦,因为只有去做梦才能够产生一个目标去实现。”

8月3日,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邓雅文夺得中国首个小轮车冠军后说:“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真正感觉到了,因为我们国家的强大,我才有底气,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中国!’”

吴愉获得女子拳击金牌时说:“我内心觉得我做到了,我战胜了自己,这块金牌真的是我应该拿的。”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一种更为坚实的底气展现在了新一代运动员身上,这让他们更自信、更开朗,也更乐观、更轻盈。

300金的背后,是坚定迈向体育强国的中国。

时代的发展为运动员的成长之路奠定了更为厚实的基础。新型举国体制,给了郑钦文征战世界网坛的底气,也给了中国小轮车“弯道超车”的动力。

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决赛中,中国选手邓雅文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奥运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不再仅仅是电视中遥不可及的影像,而是可触摸、能参与的全民事件。在关于奥运会的讨论与互动中,人们不断触及体育的本质,燃起运动的热情。300枚金牌如一面面旗帜,召唤着人们走上运动场,以体育的名义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2014年,中国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人的健身热情空前高涨。除在奥运赛场摘金夺银外,中国健儿在职业体育赛场、非奥项目上也屡创佳绩。近十年,中国体育产业迎来年均超10%的高速增长,凸显出巨大的产业潜力。在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正“三翼齐飞”,体育梦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

中国成为体育强国,正逐渐从理想变为现实。

300金的背后,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不断互促发展的中国。

8月6日,中国队在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花样游泳队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陆上动作,从武术咏春、埃菲尔铁塔、再到用腿摆成甲骨文的“山”字。通过这样的编排,花游姑娘把东西方文化充分结合,展现出了艺术之美。“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让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裁判接受我们的音乐和动作编排,让我们的作品得到尊重,是我最渴望看到的。”中国花样游泳队主教练张晓欢说。

在中国体育人的努力下,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交相辉映,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中国与奥林匹克,正成为越来越亲密的朋友。奥运赞助商的名单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队伍穿着“中国制造”的装备亮相在奥运赛场;越来越多的奥运器材开始遵循“中国标准”。

40年间,奥运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中国也成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开门迎客”到“天下一家”,从“我”到“我们”——14年间,中国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者”变为“引领者”,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屡次赞扬的“奥运新标杆”。

300金的背后,是不懈的坚持,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崭新的起点。奥林匹克荣光闪耀,中国体育正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

记者:林德韧、高萌、卢羽晨

点赞!

来源: 新华社

与中国相关的阅读

这是体育精神 更是中国精神(三个多月前,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赠送给马克龙总统北京双奥火炬,马克龙总统则以巴黎奥运火炬回赠。...)

回顾中国军团巴黎奥运“突破时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队超过去了,中国队锁定胜局!”“我们可以高喊了,郑钦文是冠军!”在法国巴黎,中国体育代表团不断创造历史、惊艳奥运赛场。150秒,带你回顾中国军团“突破时刻”!...)

李发彬欧紫霞担任闭幕式中国旗手(中新网巴黎8月11日电 8月11日,巴黎奥运会官方公布了各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名单,中国旗手为举重奥运冠军李发彬和中国女子曲棍球队队长欧紫霞。31岁的李发彬在举重男子61公斤级比赛中绝地反击,成功卫冕。欧紫霞则和队友一起勇于拼搏,时隔多年再入决赛,惜败给荷兰队获得一枚银牌。...)

中国大唐原总经理助理戴波被查(据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四川省纪委监委8月11日消息:中国大唐原总经理助理戴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大唐纪检监察组和四川省成都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戴波(资料图)公开信息显示,戴波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水工建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壳牌中国前主席陈琳因病去世(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8月10日,界面新闻从壳牌中国获悉,壳牌中国前主席陈琳因病于8月7日去世。去年7月1日,陈琳出任壳牌中国主席一职,成为壳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今年4月1日,陈琳辞任上述职务。彼时,壳牌中国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表示:“陈琳女士目前正在病假期间。...)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把握时代和形势的新变化,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巴黎奥运版《中国功夫》超燃(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巴黎奥运版《中国功夫》,让中华体育精神有了画面感。过去十几天,中国奥运健儿追求卓越、奋力拼搏,在巴黎奥运会“大展神功”,这一幕幕超燃!...)

中国39金暂居巴黎奥运金牌榜首位(巴黎奥运会最新奖牌榜:39金27银24铜,中国代表团升至奖牌榜第一...)

王子露演绎最美中国风(“因为我的祖国在我的背后,我想要做到更好,为国争光。”决赛王子露展现了绝妙的中国风情。棒操《秦王破阵乐》、带操《醉太平》是纯中国古风编排。创编时王子露也会接触和学习非常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历史风俗等,这样的熏染让她在演绎中国风时愈发驾轻就熟。...)

中国单日6金居首 金牌数平境外最佳(北京时间8月10日下午至11日凌晨,2024年巴黎奥运会第15比赛日落幕。在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中,中国代表队收获6金1铜,总奖牌数达到39金27银24铜,在奖牌榜上超越美国升至第一。中国代表团已经超越了东京奥运会38金的成绩,追平了在伦敦奥运会上创造的境外参赛金牌数纪录。...)

中国300金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