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断骨增高”的人:没有一天不后悔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08-24 18:06 阅读了

“断骨增高”的人:没有一天不后悔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8月24日 18时04分35秒发现,“断骨增高”的人:没有一天不后悔热点,初见王茜,她穿着黑色的宽松短袖和一条遮住脚踝的黑色裙子,走起路来两条腿有些颠簸,和常人相比,她走得较慢,甚至不敢小步快跑。她的小腿上还带着修复用的碳棒,腿上做手术的旧疤痕和修复的新疤痕均清晰可见。

两年前,王茜备受工作和感情打击,陷入“身高焦虑”的旋涡中。在“医托”的介绍下,她在山东菏泽一家医院进行了“骨延长”手术,也就是所谓的“断骨增高术”。

术后一年,并非像“医托”和医生承诺的“能跑能跳”,她走路腿部疼痛,无法快跑,关节发出异响。她意识到不对,开始了修复之路。

和王茜一样,河南的戴浩、江苏的刘林,他们都曾在“医托”的影响下,做了增高手术。同样的,在术后的几年里,他们后悔不该迎合别人的看法,不该孤注一掷地去做手术。现在他们决定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断骨增高术”的危害。

戴浩术后的腿(本文图片除特殊标记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断骨增高术”并非医学领域完全禁止的手术,但因存在多种风险,故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和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称,目前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进行“肢体延长”手术,仅用于矮小症、或者肢体不等长、骨肿瘤等病人身上。

孤注一掷地“断骨增高”

按照戴浩的话,此前特别想增高时,他一度有“宁愿折寿10年也要长高”的想法。他身高约160cm,术后大约长高了4cm。

去年做“断骨增高”手术并非他第一次尝试增高。早在2012年,他16岁,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后,挣了些钱。带着“想改变”的想法,他去医院检查自己的骨骼线,被告知骨骼线快闭合了。

这就意味着他即将无法再长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用挣来的钱,在郑州一家医疗机构做针灸。钱花光了,但针灸无效,他没有长高。

“断骨增高”手术是他对身高的第二次尝试,却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似乎对身高有一种执念。回忆起这十几年,他称,家人总把“你长得太矮了”挂在嘴边,父母无尽的争吵以及对哥哥的偏心,也给他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为吃的苦比较多,所以比别人更努力一点。”他说,前几年做生意挣了些钱,自己在郑州买了房买了车。在同学和朋友圈子里,他算是“混得好”的,但却是“最矮的”。

更大的打击来自感情。那时,心仪的女孩告诉他,她要求男朋友身高得180cm以上。后来的相亲经历中,他也多次因身高备受打击。

同时,他此前做生意挣的几十万元,被家人以“资金周转”为由“骗走”,这笔钱也打了水漂。生活、工作和感情的打击接踵而来,他很想做出改变,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增高手术。

戴浩说,他理解男生想增高,但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女生也想要增高。

刘林此前身高155cm,手术长高了13cm,现身高168cm。她之前做服装生意,很想做服装模特,做自媒体账号发展事业。

同时,她喜欢个子高高的异性,但站在高个子异性面前,她又因太矮而自卑,“即使穿高跟鞋,也是(才)到人家肩膀。”她认为,个子高会有更多择偶权。

想增高的想法也一度控制着王茜。前几年,她找工作不顺利,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干了三个月,有时还“被老板骂”,加上那时男朋友也提出了分手。

学生时代,她从未在意过身高。但遭受这些打击后,她认为自己长高了就会变得自信,工作和生活就会变得顺利。

20岁之后还能增高吗

“20岁之后还能增高吗?”“成人如何长高?”最初有增高想法时,王茜在百度上搜索。由此,“骨延长术”、“断骨增高术”进入了她的视野。

王茜身高156cm,她一度认为自己太矮了。“这个手术太极端了,”最初在百度上看到这些信息时,她不敢相信,甚至怀疑“做完(手术)就残疾了,也觉得这个手术离我挺遥远的”。

但在百度贴吧里,总有一些人发“断骨增高”的相关贴文介绍这个手术,还有一些做过该手术的“过来人”,发自己手术的照片和恢复期走路的视频。

在百度贴吧里,有很多账号常发布“断骨增高”术的视频和图片

她开始每天浏览贴吧和微博,并通过贴吧里别人留下的微信号,加了所谓的“腿友”和“医托”。慢慢地,她进入了“医托”建立的微信群里,每天接收“断骨增高”手术以及“过来人”拆钢架、摆脱轮椅走路等信息。

王茜还是有些怀疑,但有人说公立三甲医院也做这类手术,这打消了她的疑虑。

“他们说公立医院也在做,我以为是我自己不了解,就以为这是个常规手术。”王茜说,“医托”告诉她,之前做“断骨增高”手术确实出过事,那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技术差,而现在这一技术很成熟,大医院的大医生技术更可靠。

和王茜一样,最初了解到“断骨增高术”时,刘林认为这个手术会致残致瘫。而通过百度贴吧认识了“医托”后,她加入了“土耳其断骨增高交流群”,踏上了“增高之路”。

和王茜、刘林相比,戴浩对这一手术则更加谨慎。他早在2019年就知道这个手术,也了解了很多信息,但因为担心手术太疼,太遭罪,也担心手术后的风险,所以他一直在观望。

戴浩曾长期观察过一个做手术的“腿友”,想看看其术后情况如何。一年后,他咨询得知,对方术后挺好的,没有其他什么问题。为了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他甚至和“腿友”线下见过面。

“医托”向澎湃新闻发来的视频(截图)

“所有的不幸都来自身高”

几年前,刘林经过医托“风筝”的介绍,前往土耳其,先后做了小腿和大腿两次“断骨增高”手术。术后,因不便回国,她留在土耳其康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断骨增高术”,学名叫“肢体延长术”,也叫做“骨延长术”。

张亚庆介绍,“肢体延长术”的环形外固定架牵拉成骨方式,是把切断的长骨近端和远端打上钢针,用架子连接的同时,还要起到牵拉的作用,因人体骨骼有再生和可塑性,通过外固定架逐渐延长,牵引骨头每天进行缓慢增长。

在拆掉小腿外置架的第三个月,刘林突然发烧,小腿断骨处也突然红肿起来。询问“医托”并吃了几天抗生素后,越来越严重,红肿处破皮流脓,她只身在国外很害怕,去找当地医院,也没有得到任何有效治疗。

去年的检查报告显示,她被诊断为“(右胫骨病灶)见破碎骨小梁、大片坏死及肉芽组织增生,符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回到国内,她在医生的帮助下,取出了此前放入骨髓的“内钉”。但在这之后的一年多里,她都是带着外固定架生活。

现在,她虽然不用戴外固定架,但走路、腿伸直时,膝盖内侧疼,踝关节也疼,X型腿,足内翻,走路比较容易累,腿也容易酸痛,“每天一起床就会酸”。连续走路数百米,双腿就像“绑了沙袋一样很沉重”。

正常的跑步和跳高,对刘林来说是一种奢侈。她不能大幅度动作,即使“小跑小跳”,她的膝盖和断骨处也会疼。

戴浩在2023年1月做了手术。“疼”是对那段时间最深的记忆。“第一天是最疼的”,钻心的痛感袭来,他只能吃止痛药缓解。腿上带着外置架,他想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双腿却动不了。

“没有一天不后悔。”但戴浩没有回头路。按医生教的,他每天自己调节外固定架,促进断骨处长出新骨头。

戴浩腿上留下的疤痕

术后四五个月时,他腿部感染,而后拆掉了架子。现在术后已一年半,他的左腿比右腿长,为平衡双腿,他在右脚鞋里垫了增高垫,但走起路来仍能看得出来,如果长时间走路,他也会感到吃力。

王茜见到记者时,穿着一条能遮住小腿和脚踝的黑色裙子,她走起路来左右腿有些颠簸,和常人相比,她走得较慢,也不敢小步快跑。

她没有告诉家人做手术的事,她自己存的钱,加上向家人要来的钱以及借的钱,拼拼凑凑出十几万。去年在“医托”的介绍下,她在菏泽骨伤医院做了手术。疼痛导致她每天以泪洗面,除了外置架的钢针扎进小腿的疼痛,还会有异物感。

对于术后半年带着外置架的生活,王茜称十分难熬。她在医院旁的小区租了间房子,每天躺在床上刷手机,看视频,为了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更为了打发这漫长的时间。

她称,此前“医托”和医生都承诺过,术后一年就能恢复正常。她把这当作一种希望,告诉自己熬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这一信念在一年后崩塌了。王茜的腿出现了膝关节内翻,双膝关节炎等问题。

“断骨增高术”存在多种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主任、脊柱中心副主任张亚庆称,做手术时,腿部的血管、神经有损失风险。把骨头打上钢针,针道有感染的风险,而一旦针道感染,可能会发展成骨髓炎。

张亚庆坦言,长期把腿部固定在外置架中,腿部得不到有效活动,也会造成关节僵硬。此外,骨头在愈合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骨不连的状况。

“增高得越高,风险也相应增加。”他说,两条腿在牵引拉伸调节时,甚至可能出现因调节不均而导致“长短腿”,造成行走不便。目前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行“肢体延长术”,仅用于矮小症、或者肢体不等长、骨肿瘤等病人身上。

“他们觉得所有的不幸都来自身高。”王茜在加入增高交流群后,即使上班出外勤时,都“泡”在群消息中,“天天都在和他们聊天,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情,脑子里只有这一件事”。

无尽的修复之路

除了走路疼且累,长短腿,戴浩最担心的是他的脚踝,手术后他的踝关节神经受损,一走路就疼。

为了确定脚踝的情况,这两年,戴浩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多家医院诊断治疗。他说,他的脚踝神经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很难修复成功,“也不是不能生活,只不过生活质量会下降。”

现在,王茜的腿无法长时间走路、站立,很难找到需要走路、站着的工作,她曾在一家店铺做前台收银,两三个月后,双腿支撑不住,她辞了工作。

现在,她租住在上海周边房租较便宜的地段,往来上海做修复。她在上海的一家医院被诊断为“左侧膝关节内翻、右侧膝关节外翻外旋、双膝关节炎”。

目前,医生已对她的左腿进行了修复手术。见到记者时,她还带着修复的碳棒,碳棒上缠绕着绷带,小腿上做“断骨增高”手术的旧疤痕和修复的新疤痕均清晰可见。虽然左腿已做了修复手术,但仍然疼痛,未恢复到此前的健康状态。至于右腿,医生建议先观察观察,再判断是否做修复手术。

王茜称,逛街、工作、旅游,这些对别人来说很正常的事情,对她而言都是奢望。现在她对身高、变美都不在乎了,只想健健康康,过好自己的生活,但她现在甚至无法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我的未来该怎么办?”

做完手术的戴浩也悔悟,他不该迎合任何人,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

他和刘林、王茜看到还有很多人正在踏上“断骨增高”之路,他们想劝诫那些人,不要进入这个圈子,不要上当。他们也希望多年前做了手术的人,能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真实遭遇。

(文中王茜、戴浩、刘林均为化名)

来源:澎湃新闻

网友看法

1、网友上进的梦想dZ:转发了

2、网友尛度:1,百度贴吧,医托害人不浅 2,自作自受,虚荣心 3,认知有限,上当受骗

与的人相关的阅读

印度或将启动已拖延3年的人口普查(尽管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国家的有关报道在2023年就开始见诸报端,但印度政府已有13年没有更新官方人口数据。这一局面有望在近期改变。...)

《孤舟》绿珠才是最危险的人物(谍战片《孤舟》即将大结局了,而这部剧新的剧情中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顾易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下线了,那就是黄秋收。...)

李晓霞谈孙颖莎:金字塔尖的人最难(直播吧8月8日讯 李晓霞在解说时,谈到了孙颖莎面对的压力,她表示金字塔上最高的人是最难的。在谈到孙颖莎被冲击时,李晓霞说道:“金字塔上最高的人是最难的,高处不胜寒,你没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不会理解,当你到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你就理解了。...)

放弃医保的人越来越多?国家出手了(“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续保1年可享连续参保激励”“当年居民医保零报销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等待期至少6个月”⋯⋯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辛瓦尔是以色列最想除掉的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6日发表声明说,叶海亚·辛瓦尔接替日前遭暗杀身亡的伊斯梅尔·哈尼亚,成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潘展乐是不是爱国的人(潘展乐是爱国的人。潘展乐是纯正中国人,有绝对的爱国心。...)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首日询价的人多了(5月28日,上海重磅楼市新政施行第一天,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部分上海二手房中介门店如往常一样平静,但线上咨询的客户多了起来,有房东趁利好挂牌房源,新政对于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提振已初露端倪。...)

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假的(谣言:O型血的人更容易招蚊子?详情:目前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不同血型的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肺结节(近几年,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上心。大家会拿着体检报告,和周围的人互相交流,但突然发现“怎么大家都有肺结节啊”!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年人,“肺结节”似乎成了大家新的共同话题之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查出肺结节?随着年龄增加,肺部疾病发病率也相应增加,肺结节检出率也会上升。...)

郭有才爆火后:被流量击中的人和城(5月17日,为迎接高考,菏泽南站停止了一切文娱活动,郭有才的直播转移到国花博览园。直播舞台搭建在广场正中央,与南站相比,面积变大了,围栏一侧放置了一个小高台,郭有才能站在上面与周围观众互动。...)

“断骨增高”的人:没有一天不后悔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