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特朗普疑再遭暗杀未遂的政治影响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09-16 20:06 阅读了

特朗普疑再遭暗杀未遂的政治影响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9月16日 20时01分19秒发现,特朗普疑再遭暗杀未遂的政治影响热点,【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发生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高尔夫俱乐部附近的枪击事件定性为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疑似“暗杀未遂”事件,并启动调查。据《纽约邮报》透露,枪手的背景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和喊出的口号表明,他认为特朗普是“民主的威胁”,号召民众“用一切方式为民主而战”。这一言论与副总统哈里斯竞选团队的口号存在相似性,再次揭示了美国社会日益加剧的分裂与极端化,尤其是在左翼民粹主义崛起的背景下。

如果没有此前一次“失之毫厘”的针对特朗普的枪击事件,这起枪击案可能仅会被看作是美国安保体制正常运作的结果——FBI发现并拘捕了一名疑似具有暗杀政治领导人意图的暴民。然而,正是上一次枪击事件引发的广泛争议,使这类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关键的原因是,上次枪击中,特勤部门未能有效阻止险些成功的刺杀行动,引发了公众对其失职的质疑,并且有特朗普的支持者会认为,这种失职其实可以看做是“深层国家”或者说,不愿意看到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力量,“系统性放纵”凶手的某种结果。

美国联邦调查在高尔夫球场附近调查枪击事件 视觉中国

此次事件虽然危险程度不及上次,但相似性显著,为阴谋论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一些政治人物和媒体通过片段化的信息拼凑,放大了事件的政治意义。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X上,有亲特朗普的政治人物,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一位“吹哨人”在向媒体揭露哈里斯提前拿到辩论题目后车祸身亡,尽管很快被证明为虚假信息,但这一传言再度激发了舆论中的猜疑与不信任。

真理与谬误的模糊边界

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在这个信息充斥与谣言横行的时代,公众无论站在哪一方阵营,都必须保持对事实的敏感和理性的判断。这尤其适用于涉及中美战略博弈的大局背景下的事件。大胆想象的同时,应当小心求证,避免被情绪裹挟,即使对今天主要处于吃瓜位置的中国民众来说,这可能也是高质量吃瓜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事件发生后,埃隆·马斯克的一则社交媒体帖子迅速引发了争议。他质问道:“甚至没有人试图暗杀拜登或哈里斯”,从民主党,左翼进步主义,以及广义的反特朗普的政治力量来看,此言无疑是煽动性言论的典型例子,也反映了某种认知错乱。

马斯克针对这次暗杀未遂又一次发布了争议言论

讽刺的是,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中的“红脖子”群体虽常被批评,但其行为的显著特征,就是严格遵循美国法律制定的行动边界,具有与其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的冲突特征。反而那些批判MAGA立场的人开始“挑逗”MAGA支持者,甚至讽刺他们为何还不采取行动,而且,在美国政治日常生态中,反MAGA力量表现出了更多对于美国某些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与秩序的不遵守。如此对立的情绪加剧了美国政治的极化,也表明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极端情绪的蔓延都将对美国社会构成重大威胁。

第二次暗杀未遂的微妙政治影响

虽然这次暗杀未遂事件远不及第一次那般“凶险”,但它的发生必将对美国当前的选情产生微妙影响。在首场哈里斯与特朗普的辩论中,通过有效的准备和强悍的辩论技巧,哈里斯明显占据上风,迫使特朗普采取了事实上的避战策略。然而,民调数据并未出现明显分化,哈里斯的胜利仅仅是巩固了她的基本盘,并未呈现出显著的领先特朗普的实际优势。

正因为如此,这起事件发生的时机耐人寻味。在此前第一次针对特朗普的刺杀行动后,哈里斯迅速上位,取代了当时的现任总统拜登。而这一次刺杀未遂,恰逢特朗普在大选中的声势下滑,尤其在他擅长的“嘴炮”领域被哈里斯压制的情况下。第二次枪击案,如果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加工,将可能起到重新唤起特朗普支持者对他“天选之人”身份的记忆,对于防止哈里斯挖墙脚巩固基本盘具有一定的作用。

特朗普与哈里斯在辩论中IC Photo

同时,这起事件也为特朗普构建的阴谋论叙事提供了新的素材。特朗普长期以来坚称,“深层国家”正在操纵一切,当无法通过正当手段打败他时,杀手便会被派遣出动,以确保一切回归正轨。这种叙事手法与好莱坞电影中的情节如出一辙,而正如特朗普所说,好莱坞一直以来是民主党的主场。

阴谋论的持久吸引力

在这一事件的背景下,阴谋论在网络空间的扩散并不令人意外。上一次刺杀事件之所以如此引发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其“来得太早”,直接将美国政治拉入了一个极端化的舞台。而这次暗杀未遂则在特朗普逐渐失势的节点再次发生,为阴谋论提供了“脚本”。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声音质疑这起事件是否可能是特朗普团队“自导自演”的操作,但从政治后果来看,这样的做法一旦暴露,将正中那些早已盯着要彻底摧毁特朗普的美国主流精英和建制派的下怀。因此,就目前已有的证据来说,这一假设还很难说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网络上依然充斥着关于这次暗杀未遂的各种猜测和臆断。这反映了公众对美国政治体系的深刻不信任,以及对两党极化现象的普遍焦虑。面对信息碎片化、情绪化传播和不断膨胀的阴谋论,社会各界需要更多的冷静与理性,避免在政治对立中加剧社会裂痕。

结语

在未来几个月的选战中,这起暗杀未遂事件将继续发酵,尤其是在特朗普和哈里斯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将继续利用这类事件巩固他的支持者,强调他所构建的“深层国家”叙事,而哈里斯则需要谨慎处理,以免陷入过度反应的政治陷阱。无论如何,美国社会的撕裂已无法忽视,如何修复这道裂痕,将是未来美国政治的核心挑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网友看法

1、网友赵世杰1984:搞定不了对手就搞定对手。[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与政治相关的阅读

媒体批赖当局搞政治认同的民粹霸凌(赖清德上台百日以来,“斗”字当头,以肃贪为名,打击党内外政敌。在意识形态领域,他更是不断混淆是非、洗涤人心、强化“台湾主体性”的政治认同,并动用手中权力及发动民粹力量,对有中华民族认同,大中国意识和统一情怀的岛内人士进行胁迫和打压。...)

政治局会议 特别提到这类基地建设(联播+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泰国女总理政治主张:帮助农民脱困((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马斯克为何想融入美国政治(金融界8月1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晚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X平台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进行直播对话。马斯克提出,自己愿意在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任期中扮演帮助削减联邦支出的角色,这似乎表明其正越来越多地将自己融入美国政治。...)

柯文哲政治献金疑云重重 白营致歉(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陷入政治献金流向疑云,时乐公司9日表示遭灌水500万元(新台币,下同)账务,但实际上未承接该业务;之后名嘴康仁俊又再爆料,除了时乐公司,尼奥公司也同步清查自己的会计帐,发现柯文哲申报去年12月20日支付尼奥公司216万元,以及今年1月15日支付200万元,尼奥...)

美俄历史性换囚透露出哪些政治信号(直新闻:对于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这次历史性囚犯交换行为,您有些什么样的观察?...)

政治暴力回归 美国社会持续撕裂(共和党方面迅速调整策略,转而抨击哈里斯应对非法移民不力,甚至拿她的种族、性别以及喜欢大笑的性格开涮。政治暴力事件频发,背后既有美国制度性的土壤环境以及社会身份认同焦虑,也包括传播工具变迁等因素。...)

经济新形势,政治局会议肯定宏观经济(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会议认为,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港府谴责美签证限制:卑劣政治操作(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发表声明,就美国国务院表示拟对国家及特区与实施香港国安法相关人员施加所谓“签证限制”表示强烈不满及谴责。...)

特朗普疑再遭暗杀未遂的政治影响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