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9月20日 12时02分07秒发现,徐直军:中国半导体工艺落后是现实热点,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9月19日,一年一度的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举办。开幕当天,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今年科技圈最热的AI话题发表了演讲。
徐直军表示,华为正在全面拥抱智能化,这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算力是智能化的关键基础。
他直接点出了中国算力建设面临的现实,即算力需要依赖半导体工艺,但美国在AI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制裁长期不会取消,中国半导体制造工艺将在相当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意味着,中国所能制造的芯片的先进性将受到制约,也是我们打造算力解决方案必须面对的挑战。”
华为的观点是,立足中国,只有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打造的算力才是长期可持续的。在此过程中,华为看到了挑战和机会。
徐直军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主导性算力需求,促使计算系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需要的是系统算力,而不仅仅是单处理器的算力。这些变化为中国通过架构性创新、开创出一条自主可持续的计算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
基于以上背景,华为的战略核心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变革机遇,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计算、存储和网络技术协同创新,开创计算架构,开发“超节点+集群”系统算力解决方案,长期持续满足算力需求。
华为是在AI领域投入颇多。2018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该公司首度公布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把AI定位为通用目的技术。此后,华为参与了各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推出自研盘古大模型,以及基于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I处理器,包括昇腾310和昇腾910系列。
徐直军提到,大模型的火爆对于华为这样的算力提供商而言是重大利好,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建设大规模AI算力。AI服务器不同于通用x86服务器,对供电、散热等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极高,且随着大模型越来越大,AI服务器快速升级换代,数据中心机房面临要么浪费、要么无法满足需求的困境,同时存在非常大的运维压力。
另一方面,鉴于高成本、人才稀缺、模型训练难等因素,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训练自己的基础大模型,也不是所有的应用都要追求“大”模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不同业务场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通过多模型组合,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正因如此,华为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思考适合自己的获取AI算力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建设自己的AI算力。对于很多不具备自建AI算力和自训基础大模型能力的企业而言,选择云服务是更为合理、可持续的选择。
谈及近期被热议的端侧AI,徐直军表示,消费者难以理解芯片工艺、算力TFLOPS、模型参数量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是更加注重切身的使用体验。终端AI应以体验为中心,而不是以算力为中心。
AI的另一重要应用场景是自动驾驶,这也是华为最早投资AI的领域。在华为介入智能汽车业务之后,其自研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成为旗下汽车产品的重要竞争力之一。今年8月,华为发布了该方案的3.0版本,实现了全向防碰撞系统的升级,以及全向避障等能力。
这并非华为的最终目标。徐直军称,下一步,华为还将基于融合感知,持续推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逐步实现“高速路上车即可休息”、“长途安心睡”、“全地貌全天候放心开”、“泊车零剐蹭零卡死”、“主责碰撞清零”等关键场景目标,未来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而对于生态建设的进展,他表示,在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间,华为先后开启了华为云、昇腾、鲲鹏和鸿蒙生态的构建。在2024年及未来五年,华为将强力战略投资生态的发展,通过生态的发展牵引、促进、带动计算产业和终端产业的发展,为世界计算领域提供第二个选择,同时为世界提供苹果、安卓之外第三个移动操作系统。
网友看法
1、网友大漠云际:承认落后又怎么了?干就完了![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2、网友坦坦荡荡的张家超:承认落后 方能埋头苦干
3、网友正能量苹果K: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这就华为精神[加油加油]
4、网友英明果断小羊N4:落后不会是长期的,华为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5、网友勇敢者人生:认清现实,脚踏实地
6、网友匀速轨迹:可能突破点在于模型基础的另构而不在于算力的堆叠,毕竟人脑功耗才40瓦,现在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方向可能有基础性缺陷
7、网友明月清风1842:善于发展和总结不足,奋起直追并超越,华为加油![赞]
8、网友阿斗不傻:[泪奔][泪奔][泪奔]说实话居然没被喷子骂,稀奇了
9、网友棋罢指犹凉fg:加油呀!华为,中国脊梁!
10、网友蒋常棣:正视不足,迎难而上,力挺华为,中国必胜
11、网友天晴雨过:华子就是干这个难度工作的伟大企业,加油
12、网友该出手时就出手CQ:可惜华为孤军奋战[机智][机智][机智]
13、网友足智多谋铅笔Lo:华为知耻而后勇! [赞][赞][赞][赞][赞][赞][赞]
14、网友子能385:举国之力,突出重点,奋发图强,……
15、网友邹城三槐堂:承认不足,埋头苦干!
16、网友淡定可乐ed:且听龙吟[舔屏]
17、网友川饮人:自知,自强,自爱,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已是不易
18、网友总在阳光里:加油[赞]
19、网友累了的时候也想喝点酒:华为[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20、网友残暴的微笑:技术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工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与半导体相关的阅读
半导体设备板块景气持续向上(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表示,根据半导体设备投资情况分析,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半导体设备交付额预计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增长,达到400亿美元以上,继续稳居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
前7月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创新高(过去几年来,因美、日、荷三国采取限购措施,中国加大了半导体设备的进口,且进口额不断攀升。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进口了价值近26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设备。这一数字超过了2021年的最高值。...)
日本强震或影响半导体和化工产业(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8月8日16时42分(北京时间15时42分),位于日本九州岛东南端的宫崎县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8度、东经131.7度,震源深度30公里。宫崎县观测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级别为“6弱”。...)
三大指数均跌超1% 半导体股持续下(8月5日下午,A股收市,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回落,午后震荡下挫,上证指数收跌1.54%,深证成指收跌1.85%,创业板指收跌1.89%,均再创阶段调整新低;北证50收跌3.03%。当天,两市成交额790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超681亿元;大盘资金净流出超485亿元。...)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一季度净利骤降(5月9日晚间,国内两大晶圆厂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相继披露一季度业绩。其中中芯国际实现17.5亿美元营收,首次超过格芯和联电同期水平。根据中芯国际所披露的财报数据,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5.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4%。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
美国管制对华半导体出口 韩媒诉苦(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韩国《东亚日报》9日独家报道称,自美国2022年10月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以来,在主要半导体设备生产国中,韩国成为“受打击”最大的国家,相比之下,日本和荷兰在相关领域对华出口却呈现增长态势。...)
美国修订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令(【美国修订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令 拟于4月4日生效】财联社3月30日电,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BIS)当地时间3月29日发布实施额外出口管制的规定,拟于4月4日生效。...)
中方回应美修订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来源:商务部网站 问:美东时间3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美国2023年10月17日发布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进行修订。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注意到,美方修订了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这距离美上次出台措施仅半年不到。...)
曝韩讨论参与美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考虑到韩美关系……韩国正讨论参与美国主导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韩联社13日以此为题报道称,随着美国加大压力,要求盟友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口半导体生产设备,韩国政府正考虑配合美国行动。...)
中国半导体多环节渐获突破(本报记者 李玉洋 上海报道随着产业生态的逐渐完善,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程度也进一步提高。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同比下降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