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09-27 10:06 阅读了

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9月27日 10时01分36秒发现,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热点,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经常喝茶骨质疏松?

复原乳是假牛奶?

大白菜长了黑点儿就不能吃了?

……

这是真的吗?

谣言1:

多喝“弱碱性水”能改变体质,影响生男生女

只有“酸碱平衡”的说法,没有“酸碱体质”的概念,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体液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呈酸性或呈碱性水并不能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更不会影响生男生女。

谣言2:

经常喝茶,会导致骨质疏松

目前未有科学研究发现喝茶会导致骨质疏松,相反茶还含有很多对骨质有利的成分,如钾可以减少钙流失,微量的氟元素有利于强化骨骼和牙齿,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也有利于降低骨组织的炎症反应。

谣言3:味精是化工产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如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在人体内可被代谢利用或转化为蛋白质的组成部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味精对人体健康有害。

谣言4:复原乳是“假牛奶”

复原乳是指将干燥或者浓缩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获得的乳液,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乳制品原料,其同样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并非假牛奶。

谣言5:“零添加”食品就是健康的食品

“零添加”并非评判食品健康的标准,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存在健康风险。应科学认知食品添加剂,注重营养均衡,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零添加”标签。

谣言6:大白菜长了黑点就不能吃了

大白菜长黑点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时间长或湿度高引起的“白菜病”(细胞老化),二是大白菜常见的生理病害导致出现芝麻状斑点。上述两种情况下,黑点都只是表面“雀斑”,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谣言7:浸出法生产的油是化学方法加工的,对人体有害

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使用溶剂(如己烷)将油脂从原料中提取,再通过高温蒸发去除溶剂。经过严格的工艺控制,溶剂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油,对人体无害。合规生产的植物油,无论是浸出工艺还是压榨工艺,安全性上都是一样的。

谣言8:蘑菇有重金属,不能吃

蘑菇是否重金属含量超标,与蘑菇的培养介质、种类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市售蘑菇通常是人工培植的,主要使用工厂化和设施化栽培模式,远离重金属污染的生长环境,通常不会有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记者/武晓莉

网友看法

1、网友乘风破浪60后:为什么全球这么多国家,只有中国和亚洲几个小国家用鸡精味精,中国的食品添加剂全球第一

2、网友乖巧云朵Ed:食品为要添加添加剂?标准谁定?由谁检测?国外为什么不要中国食品?请解释?

3、网友平视世界观众:味精比鸡精安全!鸡,是允许用激素饲养的。

4、网友红满天4861:说句实话,味精在厨房调料中是最安全的,你看看鸡精,其核心配料就是味精,其它的都是添加剂:包括增鲜剂、增香剂等等吧。添加剂越多,食用后对身体越有害[作揖]

5、网友生活知见:现在要再造味精谣言难了,普通人不是傻子,个人相反觉得味精比鸡精安全,鸡骨头激素超标不超标不知道,味精至少没有。

6、网友正大光明艺术家FD:每到换季孩子必定生病

7、网友名儿没有:没事赶紧去管管该死的添加剂吧……[发怒]

8、网友高原黄:味精不安全的谎言又起,必须严查严惩。前几年莲花味精就差点被别有用心的谎言搞垮。

9、网友我是恐龙蛋1:可乐杀精,酱油变黑,方便面麦当劳等等

10、网友探寻百草,品味原浆:除第七条外,其它都赞同

11、网友小舅子喔:食品安全是全中国最重要的事情,赶紧落实吧,最近很多月饼被爆有化学添加剂,有毒,我买了几盒都不敢吃了,相关部门办点正事吧

12、网友FatMelon:味精是纯粮食制作连添加剂都没有的,这怎么会有害

13、网友积极的海浪nM:你说上天我也只吃压榨油甚至吃猪油而也不会去吃浸出油,还尽量少吃含添加剂的食品

14、网友终点:味精真的是那个年代,被忽悠,死的最冤的[捂脸]

15、网友用心用情用爱拥抱家乡:生活中要远离谣言,让事实的真相充实自己的未来生活

16、网友三刃禾:转基因豆油水果的安全性呢?面包月饼的防腐剂呢?农残超标问题呢?只字未提

17、网友无名就是特色:现在要再造味精谣言难了,普通人不是傻子,个人相反觉得味精比鸡精安全,鸡骨头激素超标不超标不知道,味精至少没有。

18、网友云轩羽客:都是被营销号自媒体带的

19、网友爱偶为:记得前两年有个提高食物中某项残留的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本来不符合标准的反而成了符合标准的

20、网友去码头整点薯条:天天吓唬人,啥都不能吃了[石化]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阅读

沈阳鼓励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从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外卖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随手拍”活动,鼓励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共同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媒体:食品安全容不下一丝苟且(“保温杯里泡枸杞”是不少人的养生习惯。据央视财经报道,部分看起来鲜亮的枸杞,却是“硫超标”的“毒枸杞”。青海格尔木市以及甘肃靖远县都有商户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焦亚硫酸钠对枸杞“提色增艳”,甚至给枸杞“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直接选用工业硫磺。...)

党媒:食品安全上泯灭良心将付出代价(今天,针对近段时间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调查处置情况。...)

日本将检查6795种功能食品安全性(【日本将对市面上全部6795种功能食品的安全性等进行紧急检查】财联社3月26日电,据日本TBS电视台网站26日报道,针对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可能致使消费者健康受损问题,日本消费者担当大臣自见英子当天称,这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涉及功能食品(保健品)安全性的严重问题。...)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覃勇)2023年12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征集了近10家主流媒体筛选的舆情热点,同时兼顾社交平台上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标准法规等多个方面。...)

盘点这些年忽悠我们的食品安全谣言(近期网上突然出现“阳光玫瑰葡萄农残严重超标”的传言,引起消费者的焦虑和恐慌,而有关权威专家辟谣的消息也迅速登上了热搜。近些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些来源不明的谣言也在到处传播。...)

专家:预制菜进校园是食品安全提升(家长反对的理由是,预制菜不如学校食堂现做的新鲜,加了防腐剂,对孩子身体不好。根据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有关部门保障春季学校食品安全。...)

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