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05日 18时03分38秒发现,中东局势会否全面失控热点,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已过去数天,以色列威胁反击的靴子还未落地,仍在权衡报复选项。美国总统拜登称正与以色列讨论袭击伊朗石油设施。他此前表示,反对以色列打击伊朗核设施。
伊朗退无可退秀肌肉
9月中旬黎巴嫩发生无线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后,黎以局势急剧升级。随后,以色列“定点清除”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小股突击部队进入黎南部地区进行“有限地面行动”,与真主党武装交火,严重激化“抵抗之弧”和以色列的矛盾。
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后,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等群情激愤,要求对以色列动武进行报复,伊朗内部也存在打击以色列的强烈意见。分析认为,黎以局势升级火上浇油,伊朗再不采取实际行动恐怕无法应对国内政治和公众舆论压力,也会动摇“抵抗之弧”军心和对伊朗的信任。
这次大规模导弹袭击与今年4月伊朗首次袭击以色列本土不同,打击烈度更高,预警时间更短。上次发动打击前,美西方政府和媒体连续多日发出警告,伊朗先发射速度较慢的无人机后发射导弹,留足美以和部分阿拉伯国家防御时间。外界认为,伊朗或在袭击前与美国进行了协调。
1日,美政府在袭击数小时前发出警告,外媒称警告可能基于卫星探测发现。事后,美否认提前收到伊朗方面的消息。伊朗发射近200枚导弹,首次使用“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既发出威慑信号,也进行实际打击。从多方发布的卫星图片和当地居民拍摄的袭击现场视频来看,以色列多个军事基地受到一定损伤。
美伊避免卷入冲突立场总体未变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支持“抵抗之弧”与以色列缠斗,但不愿直接下场参战。今年以来,跨境打击伊拉克境内与以色列情报部门有关目标,两次袭击以色列本土,目的是遏制以色列再次越过伊以斗争红线,通过展示武力重建威胁平衡。
在本次袭击中,伊朗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的声明强调,袭击是对以色列近期一系列举动作出回应,打击目标是军事目标,未针对民用设施。伊朗政府也表示,基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自卫权,合法防卫反击侵略。
伊朗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释放与美西方缓和关系信号,有分析人士解读为改革派和温和派对外交政策立场的重大调整。伊朗政治体制特殊,最高领袖掌握国家战略和关键事项决策权,保障安全稳定仍是首要任务。改善与美西方关系、重启核谈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新一届政府外交政策的突出方向。但面对以色列步步蚕食,威胁伊朗地缘政治格局,恶化外部安全环境,甚至可能波及伊朗本土稳定,采取行动阻断风险传导链条,相较改善与美西方关系,具有更高优先级。
美国防部表示,美海军驱逐舰对伊朗导弹发射了十几枚拦截器,“没有其他美军资产用来击落从伊朗境内发生的导弹”。近期,美多次向中东地区增兵,军舰和战机不间断巡逻,但协助以色列防空力度较4月袭击减弱,未使用驻伊拉克、沙特、叙利亚等地空军进行拦截。这或与伊朗和部分地区武装团体的威胁相关,参与以色列相关行动将增大美在地区军事基地遭袭击风险。
拜登称,不相信中东会爆发“全面战争”。近年来,美着手推进中东战略,抽离战略投入向大国竞争集中,多次被曝出担忧被以色列拖入冲突。美大选临近,无论是出于为拜登留下一定政治遗产,还是维护民主党选情,拜登政府均不愿与伊朗发生直接冲突,再次陷入中东“泥潭”。
以色列行动决定局势走向
以色列一贯对外部军事威胁进行非对等报复,遭袭后多次称要让伊朗“付出代价”。据以色列媒体援引以官员报道称,以色列未来可能首先打击伊朗的油田等能源设施,如果伊朗进行反击,将考虑瞄准伊朗的核设施。伊朗宣布做好准备应对袭击,计划发动第二轮袭击回应以色列军事打击。
如果以色列对伊朗能源设施、核设施、军事基地进行空中打击,两国将走向开战边缘,伊朗有能力解除“规则”限制,再次发动大规模袭击。日前,伊朗外交部宣布未向黎巴嫩派遣军队。伊以局势继续升级,可能改变避免直接参战立场。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推进地面进攻遭到真主党顽强抵抗,来自也门和伊拉克的空中威胁正在加大。伊以新一轮直接冲突或将推动多条战线开火成为现实,引爆地区战争。
此外,伊朗总统公开揭露未及时回应以色列暗杀哈尼亚的幕后原因,谴责美欧背信弃义,用“承诺停火”换取伊朗不报复完全是谎言。地区局势恶化,美西方责任不可推卸。以色列能否应对与伊朗发生大规模冲突,美国军事支援和安全保护是关键。美继续给以色列“开绿灯”,将放大地区冲突风险。同样,美若从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出发,切实履行承诺施压以色列收手,仍有可能控制有限军事行动扩大,缓和紧张局势。
文:本报驻德黑兰记者 孔知禺
图:新华社
编辑:刘畅
与中东相关的阅读
埃尔多安:以正将战火蔓延整个中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地时间10月4日在阿达纳航空航天节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东地区正在经历近年来最痛苦的岁月,以色列以打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为借口首先占领加沙,然后以打击黎巴嫩真主党为借口进入黎巴嫩,每当停火协议谈判取得进展、接近和平的时候,以色列政府就会发起挑衅,破...)
中东局势骤然升级 联合国高度关注(本周,联合国高度关注中东局势。来看央视记者从联合国总部带来的观察报道。联合国呼吁黎以冲突必须停止央视记者 徐德智:本周一,第79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落下帷幕。第79届联大主席菲勒蒙·扬在闭幕演讲时表示,世界绝不能让一场全面战争在中东地区发生。...)
中美对待中东紧张局势有何不同立场(随着中东紧张局势的升级,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大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反映出它们不同的地缘政治优先事项和外交战略。中国重点呼吁对话与和平解决冲突。中国政府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表示严重关切。...)
中东危局: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加剧(【国际观察】隐忍两个多月之后,伊朗选择不再隐忍。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行动代号“真实承诺2”。共有约200枚导弹射向以色列,持续了约45分钟,以全境特别是中南部地区纷纷拉响防空警报,特拉维夫等中心城市也遇袭和传出爆炸声。...)
专家:美若直接介入中东或引大战(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超180枚导弹。以色列方面对此强硬回应称,伊朗将为此“付出代价”。伊朗方面也不甘示弱,表示若以色列发动袭击,类似此次袭击将“再来几遍”。多位以色列官员透露,以军几天后将袭击伊朗,甚至可能打击伊朗核设施。美国意料之中力挺以色列。...)
专家:中东冲突可能螺旋式上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王鲁平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中东局势会不会愈演愈烈?美国和北约的制裁又会否升级?来看专家的分析。...)
伊朗袭击以色列后中东多国民众庆祝(当地时间10月1日晚,在伊朗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后,部分伊朗民众在首都德黑兰的巴勒斯坦广场举行集会。人们手持伊朗、巴勒斯坦、黎巴嫩国旗,高呼反美、反以口号。当晚,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以及黎巴嫩、伊拉克等国,也有不少民众上街欢呼,甚至燃放烟花。...)
俄方:拜登政府中东政策彻底失败(【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0月1日晚间,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随着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美国总统拜登的中东政策被证明是“失败的”。“(这是)拜登政府在中东的彻底失败。一场血腥悲剧愈演愈烈。...)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受冷空气影响,10月1日早晨,除四川盆地、浙闽及华南一带,我国中东部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中央气象台预计,1日至2日,降温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将有3℃至6℃降温,局地8℃以上。其中,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日最低气温可低至0℃以下,注意防寒保暖。...)
中东冲突 伊朗金融战略转变(9月29日,就在华尔街增加对美联储可能会再次进行大幅度降息的押注支撑国际黄金徘徊在每盎司2660美元历史高位附近之际,中东冲突局势突然升级,在以色列对伊朗在该地区的盟友真主党发动一系列的罪恶袭击之后,或将引发市场对黄金的终极避险需求,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在黄金市场中又出现两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新消息,出乎华尔街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