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九九重阳 古今共话敬老情与新风尚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0-11 12:09 阅读了

九九重阳 古今共话敬老情与新风尚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11日 12时01分07秒发现,九九重阳 古今共话敬老情与新风尚热点,今天(11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也称为“敬老节”。各地重阳习俗及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关爱老人,重阳节在历史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一起来了解一下。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等。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与古人在农历九月秋收后的庆祝以及对祖先的祭祀等活动有着密切关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将“九”称为阳数之极,而九月初九,则是一年之中的“重阳之日”。在农耕文化中,古人认为从这一天开始,阳气到达顶峰开始逐渐减少,寒气将至,因此登高远望可以养气辟邪,注重时令的休养则是祈求长寿的美好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毛巧晖:重阳节是跟我们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关系非常密切的。农历九月霜降之后,我们的一切农事就结束了,我们所说的“五谷归仓”,这个时候就要特别重视庆丰收。祭祖当然就和老人关系密切,因此在很早的时候重阳节也祈求健康长寿。随着时代的变化,重阳节习俗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重阳节期间的登高、佩戴茱萸,还有赏菊、饮菊花酒。

东汉时期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最早记载了“九月九日,可采菊花”的重阳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就钟爱菊花,他在诗中写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而唐代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展现了古人寄情自然,托物抒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切情感。重阳习俗文化的不断丰富,也反映着古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思考。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敬老节”。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丰富的登高、健步等活动,在传承弘扬敬老孝亲的和谐氛围中,全民健身,乐享健康生活正逐渐成为重阳佳节的新风尚。

无锡市民:我年纪大了,但是经常出来爬爬山,重阳节约了几个老伙计,这边还有一些运动器材,我们在这一边喝茶一边锻炼。

上饶市民:秋高气爽就要登高望远,也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登高让我觉得自己还没老!一步一步往上爬,很有成就感。这也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方式。让我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 王倩 邵舒宽 赵迎晨)

责任编辑:丁超弋

与重阳相关的阅读

重阳节为爸妈做7件事儿(今天是重阳节,网警蜀黍整理了一份给咱爸咱妈的“大字号版”温馨提示。让咱爸咱妈,更加安全快乐地网上冲浪。关爱长辈,不止在于这7件事,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祝天下所有父母、长辈健康、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安全在线,让爱同行!转发,祝福!...)

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我国民间素有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重阳习俗品味传统文化总的来看,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现在重阳节日活动的两...)

九九重阳 感悟总书记的尊老敬老情(“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寒露遇上重阳节 赏菊登高觅秋色(“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北京时间10月8日3时00分将迎来寒露节气。北方已入深秋,虽蝉噤荷残,但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别有一番秋日美景,而此时的南方刚刚入秋不久,红黄夹杂、俏丽多姿。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媒体:尊老敬老不只在重阳(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成为重阳节的两大鲜明主题。...)

今日重阳节(农历九月,秋意渐浓一年好景,橙黄橘绿又见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重阳节的“数字密码”(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而且在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

九九重阳 古今共话敬老情与新风尚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