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0-12 20:08 阅读了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12日 19时05分58秒发现,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热点,我对财政部10月12日举行的“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的评价是:措施超预期,而且都是真金白银!

考虑到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周,股市出现大幅度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和一些政策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有关。所以,12日财政部的发布会会拿出什么样的一揽子的增量政策特别令人关注。

而财政部也没有辜负这种关注。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是宣布了四项政策: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这四条增量政策,从力度来讲,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重磅级的政策。第一个关于化解地方债务的举措,是一个几万亿规模的政策,也是本文重点要阐述的,后面详述。第二个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为国有大银行补充资本金,最早是在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此后又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两次注资补充资本金。1998年的那次注资,是在解决国企坏账,三年脱困的背景下进行的。和这一次解决房地产、地方债对银行的冲击背景相似。

根据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的说法,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经会同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成立了跨部门的工作机制,为各家商业银行加快完成各项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国有大型银行补充资本金后,有利于下一步解决地方债和房地产的债务风险,提升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另外,关于房地产的增量政策,尽管有一些突破,比如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但在房地产税收政策层面,我个人认为力度依然太小。

只涉及到“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还处在“抓紧研究出台”阶段。虽然提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但很显然,回应群众关于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太高的呼声不够,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应该大幅度降低增值税、契税等税费,推动市场回暖。

最值得点赞的是提出了“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方案。

关于地方债的化解,笔者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多次谈及,我的核心观点是,地方债的化解要算大账,要学习1998年解决国企坏账问题的改革思路,要学习2003年国有大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思路,那就是,必须通过债务重组为地方发展减负,让地方背上不堪重负的债务包袱,地方会最终累死,这些债务最终也会成坏账。

但如果给地方减负,卸下债务大山,地方轻装上阵,发展经济,最终的回报是远远高于解决这些债务的成本的。

所以我建议,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债务重组,彻底解决地方债务包袱,而且,说实话,目前,企业,居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这几个主体中,只有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最好,是唯一仍然有加杠杆空间的。化解地方债应成为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2022年以来,鉴于房地产下行,使得地方债的风险开始凸显,中央通过一揽子的化解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并由于专项债用于化债的规模小,地方隐形债务的压力和风险依旧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提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举措。

就当前而言,房地产和地方债,是影响中国经济的两个最大的风险,这两个风险解决了,中国经济最大的两个隐患就消除了。

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就不牢靠。

基于此,不管付出多大的成本,都应该及早去化解这两个风险,担心的就是对此预估不足,一再拖延。好在,我们现在意识到了,并且拿出了最大的化解方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相信月底的人大常委会上,具体的方案和化债规模都会揭晓。

本次发布会,财政部长蓝佛安在公开四大增量政策后,说了一句含金量非常高的话:

“我再补充一点,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这句话,释放的信号也非常巨大,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兜底条款:这话的意思是,中国要稳住经济,中央财政有扩张的空间,不要担心钱的问题。目前,中国中央政府杆杆率只有20%多,美国是130%左右,日本超过250%,所以,中央财政确实有很大的举债空间。

当然,也有缺憾,关于消费的政策依然低于预期,而消费在时下对于解决中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可谓关键的关键。

网友看法

1、网友怪师3:信息量大,但也说明问题大,能否化解,难

2、网友彦飞934: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3、网友假货902:关键是经济高速发展这么多年,地方哪来的那么多债务

4、网友兜兜里有苹果2:化债啊,增量难搞,只好搞存量了。

5、网友握手143:增值税可收,契税应降

6、网友胡同粮库:现在可以买房了

7、网友James582:[呲牙]

8、网友300年:感谢马老分享

9、网友海云AA:难以化解

10、网友冷灰热豆:[赞][赞][赞]

11、网友300年:转发了

与债务相关的阅读

报告:美大选谁赢都会加重债务负担(美国总统竞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和唐纳德·特朗普都在竭力将自己塑造为经济治理能手。然而,根据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7日发布的报告,双方的经济主张一旦付诸实施,均会加重美国债务负担。...)

“扛楼工”三年半还清近30万债务(肩扛水泥、沙子、建材,每天往返多个楼层……这样的生活,“扛楼工”阿兴已经坚持了三年半。因为他身上背着高额债务,这份日入千元的工作能让他尽快还债。今年年初,阿兴终于将近30万元的债款还清。...)

5月以来两家房企债务爆雷(房企的流动性困境仍在加剧。先是曾经的示范房企碧桂园因两笔中票利息的偿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随后昔日被市场称为债市“硬汉”的雅居乐也官宣出险,同期,融创还在持续推进已展期债务的二次重组。...)

雅居乐集团债务“爆雷”(又有房企债务“爆雷”。5月14日盘前,雅居乐集团在港交所公告,鉴于公司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于本公告日期,公司尚未支付2020票据的有关利息,该票据利息支付的宽限期于2024年5月13日到期,并预期将无能力履行其境外债务项下的所有付款义务。...)

耶伦访华背景:美债务风险显著上升(编者按: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访华,无论是她有关中美友好的言论,还是她在不同城市选的餐厅和点的菜肴,都引发大量关注。耶伦此访所为何来?她的目的实现了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魏民撰文解读。前几天,美国财长耶伦对中国进行了一次高调访问。...)

美媒:美国最大敌人是自身债务(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美国最大的敌人是其逼近35万亿美元的债务。文章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财力枯竭大国的净债权国。此后,美国逐渐确保了它的经济主导地位,并确保了其货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

男子因债务自杀 幼子能继承遗产吗(父亲因债务缠身自杀身亡,遗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债权人起诉追讨。此时,未成年子女是否可以要求保留必要遗产份额?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披露了这样一起案例。2021年12月,李先生因工程项目资金周转困难,向钱先生借款200万元,约定一个月后归还。到期后,李先生仅归还15万元。...)

家人因债务拒绝继承价值400万别墅(前不久,江苏的巫某去世后,留下一套价值400万元的别墅,家人却不愿继承。法院调查后发现,巫某除了留下这套别墅之外,还有超过1000万元的债务,且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涉及无锡、南宁多地,别墅也先后被两地法院查封。...)

恒大地产到期债务约3203.05亿元(每经编辑:杜宇3月29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地产”)披露关于涉及重大诉讼及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等重大事项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恒大地产连同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3203.05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2041.25亿元。...)

恒大撤回债务重组申请(e公司讯,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此前披露已根据美国法典第15章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公司、景程和天基已向美国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承认各自在香港或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

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