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13日 20时05分55秒发现,媒体:中国与东盟合作何以愈发坚韧热点,第44届和第45届东盟峰会日前在老挝万象落幕。在峰会期间举行的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共同宣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这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升级的关键举措,凸显双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决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会上就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提出三点倡议,呼吁构建立体联通网络、扩大新兴产业合作、深化人文领域交流。这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中方愿持续深化同本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
回顾这些年东盟整体对外合作,与中国的合作堪称“火车头”。它也是拉动整个亚太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8个月,双方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0%。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旗舰项目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东南亚特色产品畅销中国,给双方民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发生急剧复杂变化,某些国家鼓动脱钩断链、阵营对抗,全球刮起保护主义逆风。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何以愈发坚韧?归根到底在于:各国都有发展振兴、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作为近邻,彼此经济互补性强,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天然优势,更有条件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本次东盟峰会的一大成果,是中方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有望在2025年签署协定。这一升级版涵盖9个领域,既涉及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现有领域,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等新兴领域。这一重要成果为双方共建超大规模市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将带来更强劲、更长久的发展动力。
有分析认为,从双方2010年建成自贸区,到2019年全面实施2.0版自贸协定,再到即将打造3.0版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未来将通过加强标准与规制领域的互融互通,促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和包容发展。中国与东盟总人口超过20亿,占世界人口的1/4,这两个超大规模市场拉紧手,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将更高,全球经济的“底盘”也会更稳。
外界注意到,本次东盟峰会前后,出现了一些噪音干扰。比如,有日本政客抛出所谓“亚洲版北约”设想;美国和菲律宾在峰会上借南海问题制造话题,试图挑动矛盾对抗。这违背了东盟维护本地区和平发展的期望,遭到广泛批评和反对。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明确表示,“东盟不需要北约”。峰会东道国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强调,东盟应继续坚持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坚持平等互利的多边主义。
对于南海问题,中方这次明确表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主权权益,合理合法;将坚持同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争取早日达成。有舆论认为,东盟国家普遍对域外势力挑动地区对抗保持警惕,不愿意选边站队,也不希望南海问题干扰、破坏地区合作大局。
从本次东盟峰会成果看,各方达成数十份文件,涉及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供应链合作、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共识与成果再次说明:谋和平、促发展才是地区国家的迫切诉求,那些制造麻烦事端的言行不受欢迎;开放包容才是正道,兜售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的“北约模式”没有市场。排除噪音干扰、聚焦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宝贵经验,可以给各方提供启示和借鉴。(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与东盟相关的阅读
美在东盟会议妄谈南海“航行自由”(【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老挝首都万象参加东盟峰会相关会议时,再度就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他声称,美国“关切”中国在南海的所谓“扩张主义”,并承诺维护该水域的所谓“航行自由”。...)
东博会见证中国与东盟市场活力(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见证了双边贸易额的稳步增长,更彰显了中国与东盟市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无限潜力。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展区共有2000多家企业参展,东盟和区域外参展企业800多家,占比超41%。...)
为促进同东盟合作注入新动力(9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中,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发挥着重要的开放平台作用。...)
循着总书记指引 看中国-东盟合作之(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第21次拉开大幕,中外政要和客商再次共聚广西洽谈合作。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多年来,中国同东盟坚持真诚相待、守望相助、互利互惠、协调包容,走出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合作之路。...)
大马前总理:东盟不能失去中国市场(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5月24日在出席第29届“亚洲的未来”国际论坛时呼吁,东盟在日趋激烈的中美竞争中应保持中立,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平相处,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需要避免战争。...)
专家谈日本拉东盟应对中国电动汽车(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严格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在东南亚的崛起,日本打算联合东盟制定首个在该地区的汽车生产、销售联合战略。”《日本经济新闻》20日报道称,双方计划以2035年为节点制定中期战略。...)
专家:菲正成为东盟对华政策的异类(【英】马丁·雅克菲律宾政府对美国和中国态度的转变不应令人感到意外。长期以来,菲美关系一向比其他东盟国家与美国关系更紧密。1951 年,菲美签署防务条约,美国在菲律宾设立了5个军事基地,两军关系非常密切。...)
专家:中国东盟合作持续双向奔赴(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4月2日报道,作为合作伙伴的务实和可靠增强了中国在东盟的竞争优势,而企图制造更多对抗并主导东盟的美国,在东盟的威望则定会削弱。美国在东盟企图逼迫该地区国家选边站的做法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
澳前外交官:菲是美方在东盟发言人(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 李艾鑫】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澳洲战争权力改革组织成员艾莉森·布洛诺斯基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南海事务上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并使其成为美国在该地区以及东盟内部的发言人。...)
学者:东盟不会跟着别国调子起舞(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艾鑫】“破坏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地区的稳定,一直是美国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