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官方:应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0-17 01:07 阅读了

官方:应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17日 01时03分50秒发现,官方:应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热点,漏洞频发、故障率高

应系统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

1.安全漏洞问题频发

2023年8月,英特尔CPU被曝存在Downfall漏洞,该漏洞是一种CPU瞬态执行侧信道漏洞,利用其AVX2或者AVX-512指令集中的Gather指令,获取特定矢量寄存器缓冲区之前存储的密钥、用户信息、关键参数等敏感数据。该漏洞影响英特尔第6代至第11代酷睿、赛扬、奔腾系列CPU,以及第1代至第4代至强处理器。实际上,早在2022年,就有研究者向英特尔报告过该漏洞,但英特尔在明知漏洞存在的情况下,既不予承认,也未采取有效行动,还持续销售有漏洞的产品,直至漏洞被公开报道,英特尔才被迫采取漏洞修复措施。已有五位受害者以自身及“全美CPU消费者”代表的名义,于2023年11月在美国北加州联邦地方法院圣何塞分院,针对上述情况向英特尔发起集体诉讼。

无独有偶,2023年11月谷歌研究人员,又披露英特尔CPU存在高危漏洞Reptar。利用该漏洞,攻击者不仅可以在多租户虚拟化环境中获取系统中的个人账户、卡号和密码等敏感数据,还可以引发物理系统挂起或崩溃,导致其承载的其他系统和租户出现拒绝服务现象。

2024年以来,英特尔CPU又先后曝出GhostRace、NativeBHI、Indirector等漏洞,英特尔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表明其对客户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2.可靠性差,漠视用户投诉

从2023年底开始,大量用户反映,使用英特尔第13、14代酷睿i9系列CPU玩特定游戏时,会出现崩溃问题。游戏厂商甚至在游戏中添加了弹窗处理,警告使用这些CPU的用户。视觉特效工作室ModelFarm的虚幻引擎主管和视觉特效负责人Dylan Browne发帖说,其所在公司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故障率高达50%。

在用户反映集中、无法遮掩的情况下,英特尔公司最终不得不承认产品存在稳定性问题,给出所谓初步调查报告,将问题归咎于主板厂商设置了过高的电压。但随机遭到主板厂商的驳斥,表示其生产的主板是按照英特尔提供的数据进行BIOS程序开发,崩溃原因不在主板厂商。2024年7月,英特尔才发布声明,对于CPU频繁崩溃事件给出了解释,承认由于错误的微代码算法向处理器发出过高的电压请求,导致了部分第13、14代处理器出现不稳定现象。

2023年底就频现崩溃问题,半年以后英特尔公司方才确定问题并给出更新程序,且半年内给出的缓解措施也不奏效,充分反映出英特尔在面对自身产品缺陷时,不是积极坦诚面对问题,而是一味漠视、推诿和拖延。有专业人士推测,其根本原因是英特尔为了获得性能提升,重获竞争优势,而主动牺牲产品稳定性。另据报道,美国“Abington Cole + Ellery”律师事务所,已开始调查英特尔第13、14代处理器不稳定的问题,并将代表最终用户提起集体诉讼。

3.假借远程管理之名,行监控用户之实

英特尔联合惠普等厂商,共同设计了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技术规范,声称是为了监控服务器的物理健康特征,技术上通过BMC(基板管理控制器)模块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和控制。BMC模块允许用户远程管理设备,可实现启动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和挂载ISO镜像等功能。该模块也曾被曝存在高危漏洞(如CVE-2019-11181),导致全球大量服务器面临被攻击控制的极大安全风险。

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在产品中集成存在严重漏洞的第三方开源组件。以英特尔M10JNPSB服务器主板为例,该产品支持IPMI管理,目前停止售后,2022年12月13日发布了最后一次固件更新包,分析可知其web服务器为lighttpd,版本号为1.4.35,竟然是2014年3月12日的版本,而当时lighttpd的最新版本已升级至1.4.66,两者竟然相差9年之久,时间跨度之大令人惊讶。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将广大服务器用户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4.暗设后门,危害网络和信息安全

英特尔公司开发的自主运行子系统ME(管理引擎),自2008年起被嵌入几乎所有的英特尔CPU中,是其大力推广的AMT(主动管理技术)的一部分,允许系统管理员远程执行任务。只要该功能被激活,无论是否安装了操作系统,都可以远程访问计算机,基于光驱、软驱、USB等外设重定向技术,能够实现物理级接触用户计算机的效果。硬件安全专家Damien Zammit指出ME是一个后门,可以在操作系统用户无感的情况下,完全访问存储器,绕过操作系统防火墙,发送和接收网路数据包,并且用户无法禁用ME。基于ME技术实现的英特尔AMT(主动管理技术),曾在2017年被曝存在高危漏洞(CVE-2017-5689),攻击者可通过设置登录参数中响应字段为空,实现绕过认证机制,直接登录系统,获得最高权限。

2017年8月,俄罗斯安全专家Mark Ermolov和Maxim Goryachy通过逆向技术找到了疑似NSA(美国国家安全局)设置的隐藏开关,该开关位于PCHSTERP0字段中的HAP位,但此次标志位并没有在官方文档中记录。戏剧性的是,HAP全称为High Assurance Platform(高保障平台),属于NSA发起的构建下一代安全防御体系项目。

如果NSA通过开启HAP位隐藏开关直接关闭ME系统,与此同时全球其他英特尔CPU都默认运行ME系统,这就相当于NSA可以构建一个只有其自己有防护,其他所有人都在“裸奔”的理想监控环境。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来说,都构成极大地安全威胁。目前,ME上的软硬件是闭源的,其安全保障主要靠英特尔公司的单方面承诺,但事实表明英特尔的承诺苍白无力,难以令人信服。使用英特尔产品,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5.建议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据报道,英特尔公司500多亿美元的全球年收入,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2021年英特尔公司的CPU占国内台式机市场约77%,在笔记本市场占约81%;2022年英特尔在中国的x86服务器市场份额约91%。可以说英特尔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这家公司反而不断做出损害中国利益、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事情。

此前,美政府通过所谓《芯片和科学法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进行无端排挤和打压,英特尔公司就是这一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成功地将英特尔与美国政府绑定在一起,成为美国芯片战略的最大合作公司,不仅得到了85亿美元的直接补助,还有11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为讨好美国政府,英特尔在所谓涉疆问题上积极站位打压中国,要求其供应商不得使用任何来自于新疆地区的劳工、采购产品或服务,在其财报中更是将台湾省与中国、美国、新加坡并列,还主动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断供停服,这是典型的“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就砸锅”。

建议对英特尔在华销售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切实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

网友看法

1、网友水果:希望国家出手

与英特尔相关的阅读

英特尔是如何快速沦落的(来源:凤凰网科技英特尔核心提示:1.从芯片霸主到被收购目标,英特尔仅用了三年时间。2.基辛格豪赌成本昂贵的制造业务追赶台积电,希望重现昔日辉煌。3.“市场向AI的转变成了压垮英特尔的最后一根稻草”。4.英特尔寄希望于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但可能为时已晚。...)

英特尔为何赶不上AI芯片末班车(作者 | 顾乔安妮 ,编辑|Evan“在最近20年里,英特尔几乎在每个关键技术趋势的判断上都站在了时代的对立面。”2021年,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刚成为英特尔史上第八位CEO。...)

高通被曝有意收购英特尔(IT之家 9 月 21 日消息,华尔街日报今天(9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高通公司有意收购英特尔公司,而且最近几天向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提出了收购邀约。受该消息影响,英特尔股价收盘上涨 3.3%,而高通下跌 2.9%。...)

美股全线收跌 英特尔暴跌26%(当地时间8月2日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跌。 截至收盘,道指跌1.51%,纳指跌2.43%,标普500指数跌1.84%。经济数据方面。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4万人,预估为增加17.5万人,前值为增加20.6万人。美国7月失业率为4....)

英特尔CEO夜宴供应链高管(继5月30日晚间,AI芯片大厂英伟达CEO黄仁勋夜宴供应链合作伙伴高管引发业界热议之后,6月3日晚间,处理器大厂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也宴请了众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高管,涉及鸿海、广达、仁宝、英业达、纬创、和硕、纬颖、华硕、宏碁、技嘉、微星等PC及服务器制造企业。...)

美考虑为英特尔提供超百亿美元补贴(【美国考虑为英特尔提供超过100亿美元补贴】财联社2月17日电,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当地时间2月16日,美国拜登政府正在就向英特尔公司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补贴进行谈判。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报道称,对英特尔的补贴可能包括贷款和直接赠款。...)

英特尔CEO:西方芯片领先中国10年(当地时间1月17日,芯片巨头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基辛格参加了一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交流对话,其与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进行了长达35分钟左右的对谈。...)

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突发业绩大爆雷(美东时间1月26日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这家芯片巨头四季度业绩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大幅下滑32%。...)

官方:应排查英特尔产品网络安全风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