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阿盟:不能允许联黎部队遭残酷对待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0-22 08:08 阅读了

阿盟:不能允许联黎部队遭残酷对待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0月22日 08时02分56秒发现,阿盟:不能允许联黎部队遭残酷对待热点,当地时间10月21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布·盖特到访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并与黎国民议会议长纳比·贝里举行会谈。

△阿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布·盖特

盖特在会谈后表示,应尽快切实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不能允许联黎部队在黎巴嫩南部地区遭到残酷对待。盖特称,目前的优先事项是立即停火。

1701号决议由安理会2006年8月11日通过,旨在结束同年7月爆发的黎以冲突,规定利塔尼河至“蓝线”之间,除黎政府军和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得存在任何其他武装。“蓝线”是联合国在黎巴嫩和以色列所占领戈兰高地之间划的临时界线,利塔尼河距离“蓝线”大约30公里。

1701号决议同时要求黎以双方全面尊重“蓝线”。未经联合国许可,任何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蓝线”的行为都违反决议。决议还授权维和部队采取力所能及的一切必要行动,确保其行动区、即利塔尼河与“蓝线”之间不被用于进行任何类别的敌对行动。(总台记者 次晓宁)

专家:以方所提结束黎巴嫩战事条件与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矛盾>>

美总统特使:黎以仅承诺遵守安理会1701号决议还不够>>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思睿

网友看法

1、网友一呀闯天涯:还有阿盟,干什么呢?[捂脸]

与部队相关的阅读

以军为何袭击维和部队(随着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冲突升级,在黎巴嫩南部驻扎了数十年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简称联黎部队,也陷入了更危险的境遇。...)

联黎部队称遭以军坦克袭击(联合国新闻网10月16日消息,联黎部队报告称,当地时间16日凌晨,驻扎在黎巴嫩南部卡费尔凯拉地区附近的维和人员目击到以色列国防军的梅卡瓦坦克向观察塔开火,导致两台摄像机被毁,观察塔受损。 联黎部队在声明中指出:“我们再次目睹了以色列国防军对联合国维和基地发动直接且明显的蓄意袭击。...)

一火箭弹曾掉入我赴黎维和部队营区(“一枚火箭弹掉入我们营区并发生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9月23日,以军对黎巴嫩境内发动大规模空袭。当天,中国第22批赴黎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上空响起刺耳的警笛声,官兵迅速穿上防护装具进入地下掩体,随即传来强烈爆炸声。...)

一火箭弹曾掉入我赴黎维和部队营区(“一枚火箭弹掉入我们营区并发生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9月23日,以军对黎巴嫩境内发动大规模空袭。当天,中国第22批赴黎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上空响起刺耳的警笛声,官兵迅速穿上防护装具进入地下掩体,随即传来强烈爆炸声。...)

部队穿越哀牢山现场画面(哀牢山最近爆火它因为一位博主发布的探险视频引发全网关注哀牢山全长约500公里其未开发区域环境恶劣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森林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还存在大地磁场异常易导致指南针失灵▼哀牢山,彝语的意思是“虎豹出没的地方”▼它其中的一段位于中越边境密林重重、沟壑纵横被当地百姓称为“死亡...)

以色列赶走维和部队想掩盖什么(内塔尼亚胡否认以军故意攻击联黎部队,还呼吁其撤出战区,联黎部队回应:我们会留下来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14日驳斥有关以军故意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指控,称这“完全是错误的”,并再次呼吁联黎部队撤出战区。...)

古特雷斯回应以总理:联黎部队不撤(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据埃菲社10月13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当日表示,联合国将继续留在黎巴嫩南部,以此回应了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将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冲突地区的要求。...)

古特雷斯:以袭联黎部队或犯战争罪(声明表示,在黎巴嫩南部持续敌对行动的背景下,尽管过去几天联合国阵地遭到袭击并造成多名维和人员受伤,联黎部队维和人员仍驻扎在所有阵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联黎部队的敬业人员表示敬意。...)

以军坦克强行闯入联黎部队营地(近期,以军屡次袭击联黎部队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13日凌晨,以军更是变本加厉,派出坦克冲闯联黎部队营地。面对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暴行,美国却再次展现“拉偏架”的天赋,于同日宣布对以色列提供“萨德”反导系统并派遣相关美军人员。与此同时,以军对加沙、黎巴嫩军事行动还在持续。...)

以军坦克强行闯入联黎部队营地(来源:CCTV国际时讯 最新消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最新报告了以军对其的进一步侵犯行为,包括当地时间今天(10月13日)凌晨“以军坦克破坏联黎部队一处营地正门并强行进入”。...)

阿盟:不能允许联黎部队遭残酷对待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