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天舟八号“顶着”明月去天宫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1-19 17:09 阅读了

天舟八号“顶着”明月去天宫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1月19日 17时01分27秒发现,天舟八号“顶着”明月去天宫热点,本次发射正值农历十月十五日,满月高悬,“天舟八号”顶着明月去“天宫” ,圆满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整个过程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运行稳定。在太空“万里穿针”靠的是什么?

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基本技术之一,本次任务是我国继天舟七号后实施的第二次3小时交会对接任务,也是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升级”为货运飞船的标准交会对接模式以来的首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刘宗玉介绍,本次任务是在飞船GNC系统,也就是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驾驭下全自主完成的。

刘宗玉:作为飞船的核心分系统,我们研制的GNC系统承担了飞船与火箭分离后直至再入大气层销毁前的所有姿态与轨道控制任务,包括交会对接、从空间站的撤离、再入大气层等环节。

自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用时44个小时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起,至2017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再到2022年天舟五号创下2小时超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直至2024年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又验证了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中国航天的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了持续的进步和完善。天舟八号虽然也采用了和天舟七号相同的3小时模式,但此3小时非彼3小时:

刘宗玉:不同于天舟七号的实验性质,天舟八号的3小时模式是后续一段时间内天舟系列任务的常规操作模式,该模式不仅在时间上优于传统的6.5小时模式,而且相较于2小时模式,它对相关系统的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在确保快速性的同时增强了任务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3小时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可以说,标准的3小时模式是我国航天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的最优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长青告诉记者,天舟八号GNC系统对于空间站轨道调整的支持也进行了优化,真正实现“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

陈长青:增加了使用多种货船发动机调整空间站轨道的方式,让空间站的轨道调整方式更加灵活。优化了交会对接姿态控制模式,解除了发射窗口对能源的约束,让发射时间的选择变得更加自由——每天都有发射窗口,具备每天均可发射的能力。

天舟八号GNC系统还对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比如飞控流程、交会对接过程、控制参数等,都面向“标准化”进行了优化。

陈长青:为确保标准3小时模式下得更高可靠性,对故障预案也进行了重新梳理,针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了操作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降低了对火箭、测控等的要求。

6.5小时到2小时,再到现在的3小时标准模式,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了一次次突破升级。3小时标准模式的确立,不仅反映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实际需求,也标志着中国交会对接技术上的成熟与领先。

监制丨樊新征

记者丨张棉棉 车丽 张筱璇 王泽华

编辑丨章宗鹏

网友看法

1、网友足智多谋:中国航天技术正引领世界潮流[赞]

2、网友0042X40I1108:[赞][赞][赞]

3、网友4476X401109:[赞][赞][赞]

与天宫相关的阅读

俄航天员:想拍中国天宫空间站画面(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塔斯社等俄媒10日报道,包括伊万·瓦格纳在内的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以及一名美国航天员将于莫斯科时间11日乘坐俄“联盟MS-26”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俄航天员瓦格纳10日在记者会上说,他想在国际空间站拍到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画面。...)

“天宫”机械臂视角的治愈系美景(新的一年,让全新的地球美景抚慰你2023年的辛劳与努力。舱外机械臂第一视角看到的里海曲线以及祖国西藏,每一处锦绣山河都绘制出如画的美景,都书写了传奇的精彩故事。...)

汤洪波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2021年,汤洪波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成员,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他又将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见证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汤洪波也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

太空再“会师” 天宫开启新征程(此时此刻,在我们头顶大约400公里左右的太空中,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乘组和神舟十六号乘组六名航天员正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其中神十六号乘组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是5月30日从发射塔架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在长二F遥十六运载火箭的托举之下前往中国空间站的。...)

津巴布韦青年用画作逐梦天宫(5月30日,中国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次飞行任务中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展示今年3月非洲青少年在“我的梦想”主题绘画作品大赛中获得“天和奖”的优秀作品。津巴布韦学生霍普·马菲科的作品成为参与太空展览的10幅画作之一。...)

中国航天员从“天宫”发来的回信(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即将返回地球。回家前,航天员费俊龙从“天宫”向地球发出了一封回信。——星空于我,一直是一个梦幻般的奇妙的领域。在我的家乡西藏,有许多关于星空的传说。——我们能够看到壮阔的高原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群山若隐若现,那里就是你的家乡吧。...)

天宫窗外见绝景(窗外的世界不仅象征着温润美好,也是人们寄托情感与美好期许的媒介。航天员所看到的窗外世界,会引发你怎样的感情?...)

欧洲航天局不再派宇航员登中国天宫(近日,欧洲航天局官员在新闻记者会上宣布,因“预算有限”不再计划向中国天宫空间站派遣宇航员。近年来,双方不断扩大航天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搭载了来自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仪器和设备;...)

欧洲航天局不再派宇航员登中国天宫(近日,欧洲航天局官员在新闻记者会上宣布,因“预算有限”不再计划向中国天宫空间站派遣宇航员。多年来,欧洲航天局与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此时忽然“反水”,原因何在?...)

天舟八号“顶着”明月去天宫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