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误区有哪些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1-20 02:10 阅读了

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误区有哪些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1月20日 02时04分09秒发现,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误区有哪些热点,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因其高致死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多为晚期,这使得提高公众对于肺癌早期筛查重要性的认识变得尤为关键。而每年的 11 月被定为“国际肺癌关注月”,正是为了向大家更好地普及肺癌知识。

现在,大家普遍对肺癌的危害有了基本的认识,但网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肺癌的误区,比如 CT 辐射大不如做胸片?体检查出肺结节就是肺癌?这些误区既增加大家的焦虑,又可能带来错误的决策。正好 2024 年国际肺癌关注月活动主题就是“重视肺癌早筛 规范肺结节诊疗”,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有关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误区吧。

筛查肺癌,CT 不如做胸片?

一提起胸部 CT 或 X 线检查,很多人就会想到辐射!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检查时发现了可疑的情况,一建议做个胸部 CT,就有人会不解地问:“我又不咳嗽、不胸痛的,做 CT 干啥,还有辐射呢?”

这还真不是医生没事找事,肺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初诊时 75%的患者已发展为晚期肺癌,早期肺癌只有在胸部 CT 扫描或高危人群筛查时才会被发现。

至于那些怕辐射的朋友大可放心,其实人体一年接受正常自然环境下的辐射剂量为 3~4mSv;一次胸片辐射剂量为 0.2~1.2mSv,一次胸部普通螺旋 CT 辐射剂量为 3~5mSv,相当于暴露在自然环境下 1 年。

当然,也不是谁都有必要做 CT 查肺癌,除了医生要求的情况,下面这些人群建议做肺癌筛查: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 版)推荐在≥45 岁人群,含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累计吸烟指数≥20 包年;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如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石棉、二氧化硅和煤烟;既往罹患恶性肿瘤者;

一二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结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肺癌,多个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低剂量 CT 平扫为首选。平时体检、诊疗检查时,偶尔做一次 CT,并不会损伤身体。备孕、已孕、哺乳期女性受检者,应在检查前告知医生,孕期女性应避免做 CT 检查。

肺结节等于肺癌?

随着现在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广大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常规体检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有“肺结节”。很多检出肺结节的朋友会着急不已:“医生,这个是癌吗?要做手术切掉吗”

专科医生会告诉你,其实很多肺结节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是肺部陈旧性改变的烙印。首次做胸部 CT 检查看到“肺结节”,先不用过于紧张担心,有 95%以上的肺部结节是良性,不一定需要临床干预,更不需要马上手术切除。

医生是怎么判断结节是否有癌变可能的呢?

肺结节,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 厘米的肺部阴影。根据结节的密度,肺结节可分为 3 类:

纯磨玻璃结节(PGGN)、实性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PSN)。

其中磨玻璃结节,在片子上看好比磨砂玻璃一样,边界较清楚,多属良性。但磨玻璃结节一旦恶变,易形成肺腺癌,且高发于女性。而混杂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比纯磨玻璃结节要多,这种虚虚实实的结节最危险,恶性率在 60%以上。

描述结节时,恶性的结节影像学上往往会有这些字眼:分叶、毛刺、血管、空泡、胸膜凹陷等。而看到“钙化”的字眼,良性的可能性会更大。

从恶变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也是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混磨玻璃结节,尤其对于年龄越高、结节直径越大、个体存在高危风险因素越多的患者,恶变概率也相对较高。

不过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关于肺结节,前面说的这些只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肺结节,减轻不必要的焦虑,而不是为了让大家拿着检验结果越看越觉得自己像得了肺癌。我们只要记住,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如果有可疑迹象,大夫会安排我们做进一步的检查,或者下次体检的时候关注结节的变化。

肺癌有传染性、会遗传?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肺癌有“夫妻癌”“父子癌”“兄弟癌”这种家庭成员聚集的情况,难道像肺癌也会传染么?

这种说法当然不正确,传染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种缺一不可。而癌症的出现,则是受致癌因素的影响、遗传基因等多个原因,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发生了异变。

虽说肺癌本身不会传染,但临床上却出现了家族聚集、夫妻共同患癌等多个案例。特别是父母等直系亲属中有肺癌患者,那其亲属患肺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主要和遗传基因、共同生活环境(如常有人在室内吸烟)、饮食习惯等方面有关,但这并不是传染造成的。

总结一下,癌症是不具备传染性的,癌症病人更不是传染源。肺癌不会像某些单基因遗传病那样,直接由父母遗传给子女,但部分肺癌的发生存在肺癌“易感基因”,在其他危险因素叠加下,会比常人更容易患病。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确诊肺癌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预防肺癌做好以下7点?

肺癌的风险因素不少,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意,下面就列出几点:

1、必须戒烟。预防肺癌关键是远离烟草,包括远离二手烟,而戒烟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

2、职业防护。有致癌物质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应做好劳动防护措施;

3、远离污染。尽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保持通风,不过度装修,不用明火燃煤取暖,烹调时控制油温以减少油烟的产生。大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戴防护口罩;

4、健康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膳食中,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尽量不吃烟熏、烧烤、霉变食物;

5、经常运动。坚持定期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6、治疗慢病。及时规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

7、定期体检。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肺结节的随访建议在同一就诊医院密切随访。

作者丨胡忠东 健康中国行动宣讲员 副主任医师 注册营养师 健康管理师

审核丨潘战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来源:科学辟谣

网友看法

1、网友和爸爸勇毅前行:胸片检查不出肺结节,除非比较大了

2、网友俊俏饺子0UF:[祈祷]

3、网友陪读妈妈:胸片检查不出肺结节,除非比较大了!!!

4、网友俊俏饺子0UF:[大笑]

5、网友金豆奶奶:转发了

6、网友开朗喜鹊eO:转发了

与肺癌相关的阅读

肺癌患者常见饮食误区(“海鲜、竹笋是发物,容易导致癌细胞复发。”“不能吃太好或太多,要饿死癌细胞。”这样的言论是不是经常听到?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肺癌患者在治疗或康复期间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是广大肺癌患者及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

肺癌来袭时会有哪些异常信号(来源:杭州日报 “我身体一直很棒,医保卡几年没刷过了,怎么就肺癌了呢?还是晚期!...)

肺癌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直奔主题,一起跟随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汤渝玲聊聊肺癌的那些事儿。肺是位于胸腔内两片海绵状的器官,右侧肺由三片肺叶组成,而左侧只有两片。...)

肺癌“盯上”年轻人?专家回应(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在我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中,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发病人数均位居前十。更有观点指出,肺癌已经“盯上”年轻人,究竟是否如此,早癌筛查又应当如何做?如何做到关口前移?...)

肺癌再成深圳最高发恶性肿瘤(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17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2023年度全市肿瘤发病情况。...)

女子确诊肺癌晚期后带癌生存11年(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刘千 4月15日,第30个肿瘤周期间,《2023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发布,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癌症发病和死亡首位的都是肺癌,从2000年至今,肺癌已经连续霸榜20多年。...)

专家:肺癌将逐渐向可控的慢病靠拢(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文多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发布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2.47万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约257.42万例,其中男性253.39万例,女性229.08万例。...)

药企回应千名肺癌患者赠药突然中止(近日,多名肺癌患者向我们反映,自己参与两年多的免费赠药项目突然中止。患者 戴阿姨:吃了靶向药是不能停的,它是抑制作用,当你抑制剂停止以后,它会反弹得可能比原来更厉害。...)

肺癌的9种常见表现(2月25日,娃哈哈官方发布讣告,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去世,享年79岁。公开资料显示,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于江苏宿迁,共有兄妹五人。...)

宗庆后春节前因肺癌入住医院(针对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身体状况的传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表示,宗庆后目前确实在该院ICU病房救治。1945年12月出生的宗庆后已年近八旬,据悉春节前就因肺癌病重入住邵逸夫医院,情况一直不太好。...)

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误区有哪些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