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专家谈电商平台默认“先用后付”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1-29 13:10 阅读了

专家谈电商平台默认“先用后付”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1月29日 13时05分09秒发现,专家谈电商平台默认“先用后付”热点,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时,系统默认的第一付款方式变成了“先用后付”,消费者一不留神手滑点击,就完成了“0元”下单。

整个消费过程,既不需要刷脸,也不用输密码,听起来十分轻松便捷,甚至还有一些对网络使用并不熟练的中老年消费者,误以为这是一种网购平台的产品试用推广,直到点击确认收货按钮后,收到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才惊觉这项功能已经掏空了自己的钱包。

“先用后付”这类功能,因为被系统默认为首选支付方式,所以开通时往往轻而易举,甚至有些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开通了这项功能,不过关闭这项功能时却有点难,甚至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麻烦。

“先用后付”默认首选欠账不还影响信用

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近日发现家里的快递突然暴增,原来这些快递都是自己的老父亲不小心使用了“先用后付”支付功能购买的。

王先生告诉记者,让他困惑的是“先用后付”这个支付方式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购物的支付列表中,自己和父亲并没有主动去设置它。

王先生:我父亲并没有设置“先用后付”功能,它就直接出现在了支付选项里,而且默认为首选。要是后期不还,会影响信用。平台可以这样不协商就增加你的支付方式吗?

记者发现,因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困扰的案例各地多有发生。江西抚州市民吴先生也是因为“先用后付”最近有些上火。

吴先生在网购时发现自己网购的付款方式中突然多了一个“先用后付”模式,在商品购买页面,“先用后付,0元下单”等字句始终在屏幕下方,而且“先用后付”模式被平台设置为默认首选模式。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这个“先用后付”是什么模式,也并没有想使用它,不过可能是他不小心碰到了,几天后商品就到家了。

上海消保委针对“先用后付”发布消费提示

针对“先用后付”“先享后付”等0元下单模式,消费者吐槽和投诉渐渐多起来,对此,上海消保委专门发出了消费提醒公告,提示消费者谨慎对待这种购物方式。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我们上海消保委也收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反映,说很多的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因为不小心点了“先用后付”以后,一下子下了很多的单。

比方说我们原来在电商平台购买的时候,有一个直接购买的按钮,那么按照我们原来的操作,消费者在点击直接购买了以后,实际上还会跳转到订单界面,还会再进行相关的支付,但是它把这个按钮直接变成了“先用后付”,那么消费者手一滑就下一单。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购买很多可能他本身并没有决定要去购买的商品。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先用后付”模式,其实类似于信用卡交易机制,如果发生消费者没有及时支付或者没有支付的情况,就会导致消费者的信用受损。而这方面风险,平台并没有告知消费者。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有很多的消费者向我们上海消保委反映,“先用后付”一不小心开通了以后,如果要把它关闭,往往就找不到相关的入口。

“先用后付”可能存在哪些套路和风险?

“先用后付”是当前各大电商平台基于消费者个人信用登记而开发的一种支付功能,一般情况下,达到一定信用条件的消费者,被平台赋予0元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权限,并且允许用户在收到商品并确认满意后,再进行支付。

所以这一消费支付新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消费信贷模式,旨在降低用户决策门槛,实现快速下单转化。

‌这一新型支付模式有其简单便捷的优点,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暗藏套路和风险:

1、开通该功能的风险提示不足。一些平台将此项付款功能设置为默认优先项,但未在显著位置说明具体条款;

2、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后续想要关闭该功能却很难找到操作入口,并且必须等待所有订单完成或售后服务结束才能关闭;

3、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或无意识中增加额外的消费,从而产生过度消费的问题;

4、如果消费者未能按时完成支付,可能会产生逾期费用,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专家:“先用后付”选择权应交给消费者

相关专家表示,“先用后付”“先享后付”这样的支付方式,本身无关好坏。不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先用后付”这类支付方式之所以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是因为购物平台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向消费者推广这种方式之前,应当有消费者二次确认,而且明确告诉他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什么、支付方式是什么、退货渠道是什么,如果这些都没有说明,强制推给消费者,本身这就是一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先用后付”是改变支付方式的一种新尝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购物平台要有明确清晰的关闭入口。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还是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如果消费者要关闭“先用后付”,那么就应该让消费者非常方便地找到相关的入口,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先用后付”关闭。

专家表示,一旦因“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引起纠纷,应及时进行投诉。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我觉得可以第一时间向平台举报它,同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消协投诉它。(来源:央视网)

网友看法

1、网友玲珑如你:对 我也遭了 这种不好

与先用相关的阅读

网购“先用后付”是方便还是添麻烦(来源:央视网 近期,各大网络购物平台先后推出了“先用后付”的购物方式,用户下单时不需要支付费用,确认收货后才会扣除费用。“先用后付”可以跳过刷脸和输入支付密码环节,让消费者一键完成购物。看起来简化了支付环节,但是,很多消费者反映,先用后付给自己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警惕“先用后付”小心欠下账单(先用后付,“零压力”购物靠谱吗?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编辑/ 潘少颖 孙妍今年双十一,把一个话题带上热搜——先用后付,顾名思义,先用后付是指在下单时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就可以直接下单,消费金额为0元,但之后消费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付款。...)

网购“先用后付”遭吐槽(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季又来了,然而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新“玩法”却遭到消费者吐槽,频上热搜、引发关注。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变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就直接下单了。...)

为啥莫名其妙就开了先用后付(近期,你有没有被连番到来的购物大促节掏空钱包?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网购时,自己的付款方式被莫名改了,不用刷脸或输入密码就能直接下单,仔细查看,一种名为“先用后付”的支付功能悄然上线。...)

还原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事件真相(近日,河北廊坊霸州市第二医院一患者称自己曾献血8次,如今生病却被告知不能优先用血,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月28日,南都记者从廊坊市卫健委获悉,当地已对此事做出通报,廊坊市中心血站和霸州市第二医院多人受到处分。患者李某的献血证。...)

官方通报男子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近日,霸州市第二医院一患者反映优先用血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廊坊市卫生健康委立即成立调查组开展核实调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8月15日晚,患者李某就诊于霸州市第二医院,需手术治疗。由于贫血达不到手术指征,先期给予输血治疗。...)

官方调查男子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来源:动静贵州】8月22日,#男子称献血8次被告知不能优先用血#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但是细看之下,病人、医院和血站三者说法并不一样。对此,当地主管部门有何回应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乌称集束弹药将被首先用于巴赫穆特(乌克兰陆军司令瑟尔斯基18日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将在数天内准备就绪,首先使用的地区应该是巴赫穆特作战方向。美国政府7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8亿美元的军事支持,其中包括集束弹药。...)

张文宏称抗病毒药一定要先用上(“社区医院是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一道关口,只要用对了救治方案,我认为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黄金72小时’内得到缓解,进而防止由轻症转向重症。”...)

专家谈电商平台默认“先用后付”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