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2-03 11:10 阅读了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2月03日 11时04分47秒发现,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热点,

2023年,潘维廉在新疆。 采访对象供图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早来中国。尽管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但也很难相信中国的变化如此迅速和全面。”今年是厦门大学美国教授潘维廉举家到厦门定居的第36年,加上70年代在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工作两年,潘维廉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中国度过。

潘维廉还记得刚到厦门的时候,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交通状况也很差。他想给家里买一辆三轮车代步,却被告知外国人不能买“商用车”。“这是我给家人买的!你以为我大老远来中国是为了骑三轮车赚钱吗?”潘维廉向店家说道,但对方却回应:“不知道。听说美国经济不景气。”前后折腾了一个月,经过厦门大学领导签字、盖章,对三轮车的用途做了“保证”,潘维廉才拿到了自己的车。不过,当他把车骑出店铺仅仅200米,就被人问到“去中山公园多少钱”。

1988年,潘维廉在厦门和家人乘坐自己买的三轮车。 采访对象供图

潘维廉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那个时候他就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毕竟,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当中国人设定一个目标时,便会竭尽全力去实现它。”但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在当时的潘维廉眼中,中国的改变需要四五十年才会实现,他从未想过自己中国的生活质量会改善到今天的程度。

“事实上,中国不仅赶上来了,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超越,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移动支付方面。中国的生活如此现代化和便捷,以至于我每次出国,都感觉回到了20年前,因为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潘维廉感慨。

在厦门,潘维廉创造了很多个“第一”。1992年,他成为福建第一个拿到中国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1993年,他获得中国外专局“国家友谊奖”;2001年,他成为“福建省荣誉公民”;2020年,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很多外国政府官员问潘维廉:“为什么中国能有如此长远而复杂的发展规划?”他的回答是,因为中国官员受到认可的方式是证明自己能够响应人民的需求。潘维廉说,早在18世纪,英国人就发现“中国在治理艺术方面比所有国家都更胜一筹”,而今天西方人也意识到,中国经济直到19世纪初都比欧洲经济更加开放和市场化。

潘维廉说,今天中国已经再次强大起来,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中国的知识不仅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还改善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无数人的生活。现在在非洲的偏远角落,中国人仍在帮助当地进行建设。

作为定居中国的美国人,潘维廉一直致力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西方介绍真实、客观的中国。最近,他出任了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等主办的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形象大使,帮助西方人“读懂中国”。

1994年,潘维廉和儿子们在自己的房车里。 采访对象供图

如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众更好地“读懂中国”?谈到这个话题,老潘又来了精神,讲起30多年前的另一个故事。“刚到厦门,我就觉得中国人一点也不像西方媒体描绘的那样受压迫和压抑。我马上给家人和朋友写信,告诉他们真相。但很多在中国的外国人还是不满意,他们认为中国沿海地区虽然发展了,但内陆还没有发展。”潘维廉说,由于自己和与他争论的其他“老外”都没去过中国内陆,他决定去“一探究竟”。

1993年,潘维廉又买车了,这次是一辆15座的高顶面包车,他在里面装上床和桌子,改造成房车,然后在华南地区跑了1万多公里。第二年夏天,他又花了3个月绕着整个中国走了4万公里,包括内蒙古、大西北和西藏。通过深入的旅行,潘维廉发现,虽然中国有很多地方仍然很穷,但即使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态度也很积极,对政府有信心,对简单但务实的“要想富,先修路”有信心。

2019年的夏天,潘维廉再次驾车环游中国。这一次,不仅是他,与他同行的每个人都对中国各个角落的巨变感到惊讶。1994年他驾车4万公里用了3个月,但2019年他沿着同样路线行驶2万公里,只用了32天。1994年,内蒙古似乎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泥土的颜色,但2019年,很多地方都变绿了。一位当地妇女告诉潘维廉,因为通了路,她可以制作传统的内蒙古奶酪,赚的钱足以支付女儿在厦门大学的学费,连她自己也读了研究生。

2019年,潘维廉在云南。 采访对象供图

“我在中国各地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我写了两本关于2019年那次旅行的书,其中包括对近40人的采访。”潘维廉说,当他问到为什么生活变化这么大时,很多人说“政策好”;当他问为什么政策这么好,很多人说“政府了解我们的需要,关心我们”。

潘维廉透露,这两年他又写了两本书,还没有出版。其中一本讲述了20位美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另一本是关于福建的。2023年厦门,他和厦门大学师生一起访问了新疆,他还准备写一本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书,帮助外国人和中国人了解中国政府怎样关爱少数民族。“西方批评中国所做的一切,但谈到少数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做得更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

网友看法

1、网友山下草青且青:老潘,干得好!

2、网友砝码:真实 客观

3、网友顽强山丘K20:潘维廉教授是一个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心地善良的美国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让外国友人讲中国故事比中国人自己讲更有说服力。为潘教授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4、网友张哥283706251:一般来讲,我感觉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吃饭不愁,住房不愁,有病了不愁。这样我感觉才是真正的超越。

5、网友有趣的饺子V6:他不知道中国低层人民的遭遇,只看到城市疯狂丈基建,优待外國人工资特高,此感觉当然。

6、网友虎啸山林5212:我们的媒体应该跟上中国的发展步伐,把真实的中国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7、网友护理才真:我的老师,一位真实坦诚又富有良知的潘维廉老师!

8、网友朱朱影视:同样是厦门大学,十个易中天都不如潘维廉作用大

9、网友顶级奶酪PT:事实胜于雄辩!

10、网友我力量k:中国政府确实做了很多很多英明决策和实实在在的事情,98%以上的人都是受益者

11、网友伽蓝足下:谢谢潘维廉教授[比心]

12、网友自在海燕K:点赞潘维康教授![赞][赞][赞][玫瑰]

13、网友活泼火车5O:好文章满满的正能量[赞][赞][赞][赞][赞][赞]

14、网友缤纷青山fz:知道老百姓的艰难吗

15、网友敬礼!安德鲁中尉:变化其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

16、网友一往无前雪梨UrV:很好的[赞][赞][赞]

17、网友单纯河流p3:正视发展不均衡,加快开发中西部。

18、网友锦绣未央21:抗战争时期的白求恩大夫!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9、网友WZ避风港:再给咱们中国30年韬光养晦的机会,咱们国家绝对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也许真的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20、网友沙悟净001:为这篇文章点赞[赞]

与中国相关的阅读

印媒反思:中国做到的印度没能做到(来源:环球时报 印度《国民先驱报》12月1日文章,原题:了解印度所处的位置美国大选结束后,人们进一步聚焦中美关系。迄今为止,中国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意味着其产品的价格具有竞争力,而且通常比欧洲和美国制造的产品更好。...)

中国向联合国交存黄岩岛领海基线声(当地时间12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代理副秘书长马蒂亚斯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和相关海图。该《声明》及海图将在联合国网站公布。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卫星图看中国10年治沙前后对比(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顺利“合龙”,筑起一道三千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昔日风沙肆虐,如今绿洲初现。从卫星图上看出,十年前的沙漠边缘已被成块的耐寒耐盐碱锁边植被覆盖。致敬治沙人!...)

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中国队提前出线(中新网成都12月2日电 (记者 贺劭清)在2日进行的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简称“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小组赛上,中国队以8:0战胜印度队,取得二连胜,提前锁定小组晋级名额。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将男女团体赛事结合起来,采用15局8胜制。...)

免签后韩国流行“周五下班去中国”(来源:海外网韩国机场排起长队(韩国SBS电视台报道截图)海外网12月2日电据韩国SBS电视台11月29日报道,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以来,韩国赴华游预订量暴增,许多年轻人选择周五下班后,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旅行。...)

长征十二号首飞展现中国航天实力(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据俄罗斯新科学网站11月30日报道,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发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它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报道称,这次发射是在11月30日进行的。...)

券商:积极备战中国股市跨年反弹(【大河财立方消息】12月2日,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出,积极备战跨年反弹。国泰君安称,在共识犹疑之际,此前国泰君安策略旗帜鲜明提出“做好跨年反弹的准备”。...)

阿根廷正积极寻求向中国出口小麦(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姚明峰】11月27日,在阿根廷科尔多瓦谷物交易所,该国2024-2025年生产批次小麦完成首次拍卖,这次活动标志着阿根廷新一季谷物交易的开始。...)

哈尔滨:中国雪谷12月1日开园(记者从龙江森工集团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国雪谷景区将于12月1日正式开园,这个冬天跟小伙伴一起来哈尔滨五常山河屯林区,到中国雪谷感受冰雪乐趣吧!中国雪谷景区拥有别具一格的冰雪资源自然环境,这里气候现象独特,“六月带雪帽,十月飘雪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中国正推进研发新一代“超级高铁”(【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前,中国正研发新一代“超级高铁”,在近乎真空的磁悬浮隧道中以高达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这将比商用客机的速度更快。...)

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