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2月26日 12时06分06秒发现,学者:中美关系发展可走向“竞容”热点,随着2025年的临近,国际社会即将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中美关系或将迎来具有不确定性的新阶段。公认的说法是中美关系的界定十分复杂,因为中美两国如此不同,却又相互利益交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美贸易额为624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中美之间是“非敌非友”的关系,这本身就不好理解,因为超出了简单的非黑即白的认定,具有辩证性。于是有人说中美关系是“竞争性相互依存”,或“相互依存条件下的竞争关系”,但近些年来,中美关系发生了深刻嬗变,似乎有变得更加简单的趋势。在美国陆续实施“极限施压”“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政策之后,关于“中美相互依存”的说法不断减少,因为美方人为地削弱“相互依存”的基础和条件,使得中美互利共赢的合作氛围也受到影响。比如此前中美在朝核、反恐、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上有着深度合作,目前只在气候变化和涉及打击毒品犯罪等少数领域仍有合作。军事上的沟通和交往因为美方的因素而时常受到影响,军事危机管控机制仍在但效用堪忧。
已故美国著名外交家、“知华派”代表人物基辛格提出中美关系要“共同演进”(意为各方根据自身逻辑执行各自的政策)。中国不少学者提出中美之间可以“共生”,更有珍惜中美关系的人士提出,中美之间的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应形成“竞合”关系,即既存在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不影响合作,竞争促进合作。笔者也相信,中美之间的竞争可能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良性竞争,即互促竞争,就像赛道上的运动员,使自身变得更快更高更强;另一种是恶性竞争,当自身发展速度减慢,就使用盘外招使竞争对手的速度变慢,甚至将有可能与之竞争的对手逼出赛道。显然,良性竞争是最为有利的,但不幸的是中美之间现在更多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迹象,即美国以不允许中国“不公平竞争”为由试图将中国挤出赛道。
在中方看来,所谓“中国不公平竞争”是美国过度焦虑的产物,且这个判断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因更有竞争力就被视为不公平而遭打压限制,那么人类的竞争性、市场调控的能力如何体现?还是美国根本不允许中国正当参与竞争?
因此,笔者认为以“竞合”界定中美关系还不够,还需要“竞容”。中美关系已进入“竞容”时代,要包容竞争、接纳竞争。当然,由于缺少规范约定,导致竞争无序、竞争极端化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中美关系需要面对竞争、管理竞争,给竞争参与方提供都能接受的规则。这种“竞容”关系是基于公认的有效规则的竞争,而不是基于优势的竞争,或基于绝对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不能把中美之间共生互塑,变成你死我活,不能将相互依存变成单边施压和胁迫。
“竞容”是一种非零和竞争,目的是包容发展,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削弱。竞争的手段是温和、正当、合理的,非排他的,是兼容的,强调共有的竞争原则和共同规则。
实现“竞容”,首先是美国要包容。美方一些人说,前提是不允许其他国家取代或超越美国,尤其是高科技领域。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高科技领域超越美国,美国不必杞人忧天。即使其他国家在个别领域接近美国的水平,美国所拥有的高科技整体优势也是明显的。因此,美国是否包容的前提是美方自设的,根本不存在的。换句话说,美国完全具备优势可以包容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实现竞争性发展。
其次,一些美国人士认为“如果中美存在竞争,那美国就要竞赢,这是美国民族自信的体现”。美国只要同意接纳别国的正常竞争,不采取非正当手段,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别国无话可说。同时,中方多次表态,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发展是没有极限的,我们愿意看到美国能继续发展,中美之间巨大的双边贸易额证明各自的发展都会给对方带来发展空间。中方领导人多次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保持沟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继续探寻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造福两国,惠及世界。因此,可以看出中方能够包容、接纳中美的共同发展进步。
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发展的经历已经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该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而不是零和博弈。所以,我们希望美国能够接纳中国的发展。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正步入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停止发展或被大范围限制发展,对中国人民的利益将造成巨大伤害,同时对美国的利益将会造成同样的伤害,美国民众将会失去物美价廉的中国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以及优质制造业产品。美国如果失去了一个有利于激发自身的竞争对手,而增加一个自视的“敌手”,将会使美国偏离正确竞争的方向。因此,中美“竞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妥协退让,而是明确有利于两国发展的最为合理有益的选择。(作者是外交学院院长)
与中美关系相关的阅读
谢锋:中美关系存在三大确定因素(2024年12月1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在第十五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圆桌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谢锋指出,中美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何去何从牵动世界目光。面对不确定性,中美关系存在三大确定因素:一是中美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确定的。...)
特朗普团队对中美关系各方面感兴趣(【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特朗普团队近期已与拜登政府官员开展过渡交接工作。当地时间12月19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美国国务院外国新闻中心(FPS)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
特朗普对中美关系表态积极有何目的(直新闻: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对中美关系作出积极表态,您怎么看?特约评论员 庚欣:特朗普的这次表态,很受关注。第一是因为中美关系,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元首谈到他和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潜力的发展中大国的关系,这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话题。...)
国台办: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红线(对此,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谢锋:像保护母亲河一样维护中美关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消息11月1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向“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发表书面致辞,祝贺对话会成功举办。...)
谢锋: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2024年11月7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上海举行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晚宴。谢锋大使在致辞时表示,美中贸委会和美工商界朋友是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名副其实的受益者和利益攸关方。...)
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航向(题: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航向。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唐纳德·特朗普,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何去何从,两国人民十分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阎学通米尔斯海默激辩中美关系(10月11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与芝加哥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就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部分问题展开对话,与学生交流。米尔斯海默认为,中国希望成为地区霸主,把美国从地区赶出去。...)
新加坡新总理:希望中美关系稳定(新京报讯(记者陈奕凯)当地时间5月15日晚,黄循财在新加坡总统府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宣誓就职后,黄循财发表了演讲。黄循财表示,他是新加坡第一任出生于国家独立以后的总理。“我们十分感谢先辈们无私的付出和贡献,我们也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全力以赴,再接再厉。...)
王毅谈中美关系的“三个一以贯之”(来源:玉渊谭天【王毅谈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三个一以贯之”】202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时,就中美关系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会晤,共同擘画了“旧金山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