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400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2-26 22:10 阅读了

400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2月26日 22时02分55秒发现,400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热点,

“周五下班去中国!”这句近期很火的话来自我们相邻的韩国。是的,继今年一句"City不City"让大家见识到一大群异国面孔回流向上海之后,如今韩国也来了。在11月8日中国对韩试行免签后,就有韩国旅行社表示,11月1日至21日,该旅行社上海游订单暴增178%,可以说对于韩国人近期最好的娱乐是流行下班之后去上海,一个周末的旅行毕竟从韩国飞上海可能是一件比上海去杭州还快的事。韩国机场排起长队(来源:韩国SBS电视台报道截图)而不仅是最近的韩国人,各位知道整个2024年上海的外国人含量有多高么?还记得早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就在采访中透露,今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游客有望突破500万人次。我去查了下最新的入境数据:(来源: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单就2024年1-10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人数来到526.88万,这个预期在今年10月就已经被提前打破。我们说每年总会有一些城市因为旅游爆火,正如之前火遍全网的淄博哈尔滨还有天水,每个城市都在等待自己的流量密码,没想到今年是上海,更没想到这个密码还有点特殊,是外国人。而面对这样泼天的流量,上海又在如何接住?正在发生,400万外国人涌入上海这个数字可不是夸张,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今年前10月上海就突破了500万人次的入境旅游游客指标,但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526.88万并不指所有外国人。(来源:上海统计局)根据最新10月统计数据,这里面还包括49.12万的中国港澳同胞以及92.12万的中国台湾同胞,所以除了两类人群之外,过去一年上海到底涌入了多少外国人呢?最后我在上海边检总站找到了答案:400万人次(来源:上海口岸服务平台,截止11月30日)截至11月30日,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到400余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其中还包含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达137.7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数量达4万人次,分别达到去年的4.8倍、2.4倍。更具体些把时间拉长,可以看到即使对比顶峰时期的2019年。(来源:上海统计局)整个1-10月上海的总体入境旅游人数,已经恢复到2019年七成左右,有意思的是,中国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回升的比例比外国人还要强势。外国人恢复率在67.85%,而最多的台湾同胞甚至来到2019年的85.34%。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港澳台朋友也在大量涌入上海,难怪前段时间在上海逛街,就听见好几句嗲嗲的台湾音。不过别着急,仔细来看外国人回流的趋势,还在猛涨。(来源:上海统计局)不仅平均下来今年每个月都有近38.6万外国人涌入上海,甚至这个趋势在年底愈演愈烈,10月一个月就涌入近50万人,对比2023年年底高出20万人次不止。完全可以期待下,今年春节就能看见不少外国面孔在外滩跨年。

但过去一年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变了

就是如果单看400万这个数字,一定是非常欣喜,但当仔细观察今年这些外国人的具体身份,又和往年不太一样。第一,他们大多来自免签国家。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30%,前十大主要客源国中,除了美欧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这些周边国家之外,尤其是享受免签入境政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订单增长超4倍。(整理自:携程)也是得益于免签政策,近两年来中国试行免签的国家已近30个,而根据携程,免签国家的整体游客订单量占到平台入境游订单量的三分之一。就拿泰国来说,根据泰国营销科技公司对社交媒体上“中国免签”话题进行数据分析,上海排名第一,参与度超过2.05亿次,远高于第二的北京1.76 亿次,第三的重庆1.17 亿次。(来源:泰国澜象网)并且不同于美欧朋友往往都是外滩、豫园、打卡三件套这样的常规路线,吸引他们的反而是上海的潮流。比如让泰国游客走不动的居然是上海潮玩店:泡泡玛特。(来源:上红书@绿豆牛奶冰)因为很多在泰国没有的款式但中国可以找到,而对于现在的泰国人来说,外出挂满泡泡玛特的潮玩(尤其是LABUBU)是泰国人民最新的“炫富”方式。于是泡泡玛特成为泰国人来上海一定要打卡的“重要旅游景点”,而这也和下一个趋势有关。第二,来上海的外国人也在趋向于年轻化。毕竟无论国界,我想没人能抵得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诱惑,而根据春秋旅游入境部,2019年及以前,来沪境外游客年长者居多,通过旅行社来沪散客中超过50岁占比约80%。但免签政策发布后,入境游散客中50岁以上人群大概只在60%左右,更多是类似蜜月团、家庭团的兴起,这点在最近来上海的韩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大概率都很年轻很美甚至还有的是ins网红。在他们眼里,从来没有“穷游”两个字,那都得提前做足攻略,外滩网红餐厅、咖啡厅、奶茶店、住五星酒店、网红服装店、打车出行处处消费,不得不佩服韩国小哥哥姐姐们的出片能力。第三类有点小众,就是好多外籍高管也重回上海了。之所以把这类人群单独拎出来,一则是外籍高管也能带动刺激消费,更重要他们的回归也是上海国际实力的重要彰显。(整理自:界面新闻)而在今年的上海,来自欧洲的霍夫曼集团、新西兰乳企纽仕兰、嘉吉上海创新中心的外资高管都在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尤其是新西兰乳企纽仕兰,作为中国进口乳品头部品牌,纽仕兰在2023年以超过65%的销售额增长,也是高端进口牛奶TOP1。据统计截至7月,今年纽仕兰中国总部接待境外访客22人次,同比爆增266%。对于新西兰合作伙伴集体高频次来中国洽谈,这么多年也是首次,而面对如此巨量的外国人涌入。

上海也在给出专属的定制化服务

这也是上海敏锐的地方,作为自古以来的一座商业城市,面对任何商机它一定不会错过,尤其是眼见着这把火烧得更旺的时候。就在12月17日,全国再次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大致有两个变化:最直接的一个,是过境免签的停留时间更长了,原来72小时/144小时统一延长到240小时(10天)第二,是可以跨省旅行了,新增至60个口岸,活动省份扩大到24个。换句话说,原本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从上海入境的外国人,只能在沪苏浙范围内流动,去不了其他省市,而现在可以在240小时内,去到江西、海南、贵州等24个省市,并且选择任一开放口岸就能出入境。新增口岸还包括了江苏无锡苏南硕放、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口岸、浙江温州龙湾,也是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该消息公布半小时后,根据携程海外平台数据显示欧洲站点、美洲站点、亚太站点的中国目的地搜索热度环比分别增长85%、163%、116%,尤其是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的搜索热度增幅排名前三位。而作为枢纽城市,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基本会选择上海。于是为了方便外国人更好通行旅游,除了大家熟悉的上海2023年新增布设3.6万台外卡POS机,启用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之外,今年7月地铁又新增行李自助寄存服务,对于外国游客,只需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注册账

网友看法

1、网友用户52832088988:你看看陆家嘴什么样了吧 晚上九点以后基本没有什么人了 我送外卖的酒店也看不到什么外国人啊 19年之前小费拿的都够吃饭的 现在?[呲牙][呲牙][呲牙]

2、网友乐天派咖啡2Qx:外国人来不来上海,我们市民最清楚。我在两个小区来回住,封控前上海小区里外国人是常住的,我家小孩与外国小朋友是在一起疯、一起玩的。解封后外国人基本上都跑了。三年抗疫,上海伤的不轻。

3、网友YMH23174784094:2019年入境外国人是接近700万,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4、网友MrT:文章看你怎么写“2024年境外旅客只到2019年的70%”。“2024年境外旅客大幅恢复到2019年的70%”

5、网友理解27434139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必须预防和警惕。

6、网友清新西柚Pc:着什么急呢?元气大伤是肯定的,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耐心。

7、网友熊吉Ted:西瓜已经丢了,只能珍惜芝麻

8、网友躺平无罪:直接写上4千万不是更牛[灵光一闪]

9、网友David160705854:谁能解释一下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同比下降14%是为什么?

10、网友行万里:昨天特地去南京路看看,没多少外国人嘛。也没有圣诞气氛,阴天,整条路感觉灰蒙蒙的,在好象四川路拐角,布置了一个小小的圣诞树,圣诞老人等装饰。在圆明园路上封了一条街布置的圣诞装饰比较热闹喜庆。

11、网友子曾经曰过的事儿:别光跟疫情期间比啊

12、网友恬淡虚无220:十里洋场 国人内需拉不动 只能拉老外

13、网友古郡奇石:永远记住,对经济,人多是好事,但人太满却为患!外来的,也必同时带来许多问题。因此,有个度的科学掌握问题!

14、网友农民的名义:海。海纳百川。沿黄埔江转了一圈:上海银行,中海地产,上海建工,泰邦银行,外服控股,金龙鱼,国药,太平洋,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中海石油,xxx金融中心,xxx航空,xxx集团,xxx股份,xxx证券,商贸,环球,…………、………,世博园,那一个是真金白银?灯红酒绿,金碧辉煌,车水马龙,好像一个大磁铁

与上海相关的阅读

曝陈戌源无期徒刑在上海南汇监狱服(直播吧12月26日讯 据博主“卖萌谁在行”消息,陈戌源无期徒刑在上海南汇监狱服刑。该博主文章内容:12月25日,效力海港俱乐部8年之久的奥斯卡,正式告别了中超,告别了上海滩!同样是在这一天,当初在上港集团作为一把手期间,力主引进奥斯卡的陈戌源,也悄然“回到”了上海。...)

袁罡已任上海金山区政府党组书记(据上海市“i金山”公众号消息,12月25日下午,金山区安全和城市运行保障专题会议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袁罡主持会议。上述消息显示,上海市金山区委副书记(正局长级)袁罡,已任金山区政府党组书记。袁罡 资料图上海市委组织12月13日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上海市政府领导最新工作分工公布(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最新公布了上海市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根据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龚 正 市长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

韩国人“扎堆”来上海(“现在外滩一半以上都是韩国人,前段时间去了一趟新天地,周围全是讲韩语的。”某社交平台博主“香草芝士拿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上海的一些热门旅游景点如外滩、田子坊、新天地、豫园等地,韩国游客的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田子坊和新天地,几乎每走两步就能听到韩语声。上海外滩。...)

上海市同济医院专家邱忠民因病逝世(据上海市同济医院官微消息,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原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主任,上海市同济医院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邱忠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24日12时27分不幸逝世,享年60周岁。遵邱忠民教授遗愿,丧事从简。...)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晓杰被查(据上海市纪委监委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特斯拉上海工厂原厂长宋钢入职远景(12月23日,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负责人宋钢加入远景传闻,远景能源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应称,宋钢今天已经入职,职位为此前曝出的集成供应链高级副总裁,但其具体负责哪些业务暂时还没有消息。...)

律师分析“吊车侵入上海地铁”(12月22日,上海地铁11号线遭吊车侵入,造成线路设施和列车受损,引发全网关注。此次事件中,施工方作为吊车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可能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22日晚,南都记者采访了安徽瀛皖天静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富强进行分析。事发现场。...)

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来源:扬子晚报【#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致歉信专用章对外作用不大#】12月22日,上海地铁11号线往嘉定方向的列车出现故障,对此,#上海地铁致歉#:“受11号线故障影响的乘客可通过上海地铁官网运营专页获取致歉信,给您出行带来不便,深表歉意!...)

上海11号线受损区段恢复运营(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消息:经全力抢修,11号线受损区段预计今晚21时左右恢复开通运营,感谢您的配合!...)

400万外国人正在涌入上海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