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为何古代文人偏爱月亮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09-17 21:07 阅读了

为何古代文人偏爱月亮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09月17日 21时04分22秒发现,为何古代文人偏爱月亮热点,从古至今,人们总对节日寄托着深刻的情感,并用流光溢彩的节庆习俗纪念每一个特殊日子的到来。千年时光,那些奇妙的民俗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专属记忆,然而,也有一些正在现代社会中渐渐走远......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中秋赏月、团圆、吟诵,为何古代文人偏爱月亮?月饼何以传遍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如何寻回那些逐渐消失的民俗?澎湃问吧邀请民俗学博士方云,一起聊聊传统民俗节日背后的中式美学。

中秋与月亮崇拜

@小刺猬志刚:请问为什么逢十五我们就会赏月?不仅是中秋节,还有元宵节等,似乎我们对月亮格外崇拜,而文人也独爱月亮?

方云:在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日月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也是古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系辞上》中有“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说法。月亮崇拜的这种思维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节日,在月圆之夜则格外凸显,所有与月圆相关的节日,都会有拜月、祭月等相关的仪式与活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意象中,月亮也有许多含义,团圆、思念、惜时、感念天地与生命等等,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了,而诵月的诗歌也千古流传,沉淀在中国人的生命与文化基因里。

@MagicWaltz:为什么中秋节吃月饼是普及的习俗,但是青团好像只有江南片区才吃?

方云:青团确实是江南春天的风物,食用与制作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制作原料主要是艾草与糯米。江南是稻作中心,同时南方的艾草既可食用也可药用,与北方艾草不尽相同。此外作为清明粿染绿的食材,中国南北都不太相同。所以,青团成为较为典型的江南地方节令食物。

月饼相传始于唐代,起初称为“胡饼”,随着中秋节在宋代定型,月饼花式变得更为丰富,其制作原料也不受地域限制,随着宋代都城由北向南的迁移,许多节俗与食俗也相互交融了,所以月饼成为中秋节的文化符号!

民俗的消失与重构

@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可能全部申遗吗?申遗能否让很多人重视或者重拾民俗?

方云:无论是否申遗成功,传统节日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遗产。但是申遗成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关注。一个传统节日的重新恢复与建构,是全社会的合力,政府、学校、校区、个人都有这份责任与权利,来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有些节俗可能会随时代的语境改变而改变,有时旧的传统的消失或是改变,可能会带来新的节俗的形成与盛行,节日的约定俗成,也是在不断演进的。

@Tf91805437:这些民俗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方云:我们说的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纵观历史发展变迁,民俗文化一直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所以当一些民俗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语境,就会被改写成更适合当下语境的内容与形式,并且不断有新的内容被创造出来,我们应该看到,新的民俗产生是在其历史基础上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发展下去。也正是在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

@小石石石头:请问有什么民俗活动是古时候流行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流行了?

方云:非常多的传统节俗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语境的改变逐渐式微,有些传统节俗甚至消失了,但也有不少的传统习俗正在被重新建构起来,这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而带来的可喜变化。比如古代上巳、花朝节、寒食节、中和节等,有些合并到其他节日,有些核心仪式被保留,有些地方的民俗旅游重新打造,创造出了一定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与月亮相关的阅读

今晚的月亮60年一遇(一年又中秋,月光照九州而今年,“赏月”这场重头戏将格外有看头!今年的中秋夜天空将上演一场视觉盛宴——“超级月亮”什么是“超级月亮”?...)

历代诗人谁最爱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来偏忆故人约,月到中秋分外明。” 台风过后,2024年的中秋如约而至,一轮皓月当空,格外圆满。历代诗人谁最“爱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收诗共48900多首,据统计,“月”这个意象在其中出现了12126次。...)

巴铁卫星拍的月亮和太阳照片来了(5月1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嫦娥六号任务巴基斯坦立方星数据交接仪式。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向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交接数据,并共同为嫦娥六号任务巴基斯坦立方星拍摄的首幅影像揭幕,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主持。...)

中秋“超级月亮”大赏(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云龙9月29日,中秋佳节,一轮“超级”满月在杭州奥体中心上空缓缓升起,光耀钱塘江两岸,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沿江观赏。今年中秋,恰逢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办之际,亚洲各地运动员共庆体育盛事,共度团圆佳节。...)

当中秋遇上“超级月亮”(中秋节要来啦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傍晚时分一轮圆月升起正是“天涯共此时”此次的中秋大满月也叫“超级月亮”月亮最圆时刻是什么时候?如何才是正确地“赏月姿势”呢?...)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已在月亮上散步(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据德新社新德里8月24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印度的“月船三号”月球车24日在月面进行了行走。该组织在X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称,月球车从着陆舱中慢慢走出,并开始在月球表面行走。ISRO写道:“印度在月亮上散过步了。...)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于7月亮相上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于7月亮相上海】财联社6月30日电,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智能机器人方面,本次大会现场将有二十余款机器人共同亮相,其中包括:有达闼搭载大模型对话能力的双足机器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上理工小贝4.0等,多款为首发首秀。...)

马英九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4月2日下午,马英九一行赴湖南广电,参访七彩盒子节目生产基地。马英九还和《声生不息》节目连线,节目播放的是那英和张信哲演唱的《橄榄树》。...)

红月亮奇观邂逅天王星(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球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此时月球表面会呈现暗红色,这就是“血月”或“红月”的由来。...)

11月将出现红月亮奇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阶段的“红月亮”,此次月全食发生时,还会出现月掩天王星的天象。另外,11月11日晚,月亮将与火星携手从东北方升起,构成火星合月景观。...)

为何古代文人偏爱月亮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