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财经 / 生活新闻 / 正文

媒体:保障食品安全需抓常抓早热点新闻解读!具体情况怎么样?附网友相关看法

2024-12-04 11:09 阅读了

媒体:保障食品安全需抓常抓早

据九九财经于2024年12月04日 11时06分32秒发现,媒体:保障食品安全需抓常抓早热点,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某粮食企业销售过期大米给学校,引发关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经调查后发布通报,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食品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应始终坚持抓常抓早。

保障食品安全需抓在日常,在监管执法上持续加力,提升“管”的质效。食品生产经营链条长、涉及面广,相关部门应做好协调配合,聚焦重点行业和企业,紧盯食品安全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增加抽查力度和检查频次。同时,增加特殊产品的全流程监管,持续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抓大不放小”,无死角全覆盖,把好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关口。

食品安全监管要抓住源头,将事后处置与事前预防结合,筑牢“防”的屏障。一方面,对区域内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台账。重点关注事故多发高发领域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打早打小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征集食品安全线索,并及时开展调查取证,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做到件件有回应。以主动有效的作为,为消费者把牢食品安全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赵梅)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阅读

昆明市委书记部署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云南《昆明日报》消息,10月19日,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园食品安全有关工作。...)

云南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近日,云南昆明云子中学长丰学校食堂疑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引发家长们不满。10月18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从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八大食品安全谣言曝光(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经常喝茶骨质疏松?复原乳是假牛奶?大白菜长了黑点儿就不能吃了?……这是真的吗?...)

沈阳鼓励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从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外卖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随手拍”活动,鼓励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共同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媒体:食品安全容不下一丝苟且(“保温杯里泡枸杞”是不少人的养生习惯。据央视财经报道,部分看起来鲜亮的枸杞,却是“硫超标”的“毒枸杞”。青海格尔木市以及甘肃靖远县都有商户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焦亚硫酸钠对枸杞“提色增艳”,甚至给枸杞“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直接选用工业硫磺。...)

党媒:食品安全上泯灭良心将付出代价(今天,针对近段时间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调查处置情况。...)

日本将检查6795种功能食品安全性(【日本将对市面上全部6795种功能食品的安全性等进行紧急检查】财联社3月26日电,据日本TBS电视台网站26日报道,针对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可能致使消费者健康受损问题,日本消费者担当大臣自见英子当天称,这是受到广泛关注的、涉及功能食品(保健品)安全性的严重问题。...)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覃勇)2023年12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征集了近10家主流媒体筛选的舆情热点,同时兼顾社交平台上受到公众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标准法规等多个方面。...)

盘点这些年忽悠我们的食品安全谣言(近期网上突然出现“阳光玫瑰葡萄农残严重超标”的传言,引起消费者的焦虑和恐慌,而有关权威专家辟谣的消息也迅速登上了热搜。近些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一些来源不明的谣言也在到处传播。...)

专家:预制菜进校园是食品安全提升(家长反对的理由是,预制菜不如学校食堂现做的新鲜,加了防腐剂,对孩子身体不好。根据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媒体:保障食品安全需抓常抓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